“誰說咱們還沒建廠子?我現在已經開始籌備建一個豬飼料廠了!”
陳昭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一份刊物來,翻開其中一頁,說:“你看看里面的內容。”
金俊武卻不敢接:“這是啥東西?”
“這是社會學期刊,和報紙差不多的東西,少平寫的調查報告發表在上面了。更高級的領導就會看到,咱們村想干大事業,至少上面不會阻擋了。”
“啥?少平發表作品了?”金俊武不由得肅然起敬。
他父親是東拉河一帶很有名望的金老先生,老先生學問很深,還開辦免費蒙學,讓大家認字掃盲,
所以,金俊武對文化人有著根深蒂固的尊敬,對于能在報紙上發表文章的人,更是欽佩不已。
如今聽到少平也發表相關文章了,還有可能被大領導看到,繞是金俊武心智堅定,也不由得深受震動。
他也不多說話,接過那本期刊看了起來。
盡管上面的字他三個最多認識倆,但連蒙帶猜,大體意思也懂得。
少平的文章就是以雙水村為基準,探討農村如何發展的道路,這篇文章質量很高,不僅有詳實的數據,對農村經濟的分析也很到位,而且理論功底很是深厚。
更重要的是,這篇文章非常貼近大白話,即便是粗通文墨的金俊武,也能大體看得懂。
俊武看了,心里一片茫然,他只知道既然這份雜志上發表了這篇文章,那肯定是寫得好。
但是文章寫的好,被上級領導關注了,這和建豬飼料廠有什么關系?
難不成有了上級領導的注意,雙水村買材料就能少花錢了?上面就能給各種政策,讓雙水村大步流星的往前闖了?
“有了這篇文章,上級領導重視了,我們雙水村的知名度也就高了,什么公社主任、縣長什么的,也會把我們當典型,很多產業會大力支持,不敢輕易否定我們的致富路線,我們要建豬飼料廠,整個原西縣就不會有第二家了。”
“哦,原來你打的是這個主意。”金俊武恍然大悟。
原來孫少安這小子,想讓雙水村走“吃獨食”的產業路線啊!
試想一下,如果全縣乃至全地區只有一家豬飼料廠,那不就是壟斷整個地區的豬飼料買賣嗎?
全地區一百多萬人,哪怕有十萬戶農民養豬,其中十分之一的養豬戶購買他們的豬飼料,那也是一個龐大的銷量啊,而且還不是一次銷售,而是長期啊。
那得賺到什么地步去?
想到這里,金俊武猛地一拍大腿,說道:“中!這事咱就干了!”
陳昭笑了,笑道:“豬飼料是有配方的,村民們不識字,就算有專家來教授,他們能分清什么是賴氨酸,什么是硫酸銅嗎?要是配錯了,把人家的豬給喂死了,咱們不光賺不了錢,還得倒貼錢,你說對不對?”
金俊武道:“你說的我明白,可是沒有老師啊?”
“只要你同意了,村委會通過了這項決議,我就能變出人選來!”陳昭篤定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