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咳咳……咳……此事你調查清楚了遞一道折子便可,朕乏了,若沒其他事都退下吧。”
這算是放權讓韓佐負責調查蘇宸璋的事了,雖說這件事原本就被他攬了,但今日過到明面上,對韓佐來說,意義不同。
陛下對十三皇子的歸來并無欣喜激動之情,對他身負重傷亦不關心,反而當著幾位老臣的面,指出蘇宸璋行蹤可疑。
這說明什么?
說明陛下對十三皇子并不看重,這個皇位,不可能傳給蘇宸璋。
雖說是手足兄弟,可蘇宸璋的母妃害死了蘇宸轍的母后,而蘇宸轍之后無所依仗時,不得已只能投靠韓家兄妹,尊殺害母后的女人為母親。
這在知道內情的人眼里,蘇宸轍上位十分不易,只盼著他日后能掌得大權,削了韓丞相的官,將韓太后打入冷宮里去。
誰知道大權沒奪回來,人卻是快要不行了,誰不道一聲可惜。
權力的斗爭中,沒有是非對錯,只有勝敗輸贏。
但蘇宸轍彌留之際,怎么甘心將皇位傳給蘇宸璋?
他自然也不甘心將皇位留給韓明。
在朝臣乃至天下人眼中,蘇宸轍是想將皇位傳給定王蘇宸斌的。
當年徐巍護送蘇宸斌遠離懷寧城,為的就是給皇族留種。
若是沒有蘇宸轍暗中斡旋,僅靠徐巍,蘇宸斌不可能活到現在。
不過眼下看來,多活的那幾年,也是白活了。
蘇宸轍拿蘇宸璋這十余年的行蹤做文章,就是要在朝臣心中扎下一根刺。
即便韓太后力挺她兒子,即便蘇宸璋身上流著皇族的血,可他當真有治國之才?
他是否已經叛出高陽國?
他在高陽國國君病重之時突然現身,意欲何為?
若是韓佐支持蘇宸璋,他或許還有機會。
可韓佐剛將兒子送進宮,早已做起了當攝政王的美夢,怎可能去支持蘇宸璋?
更何況,蘇宸璋極有可能握著韓佐的把柄,韓佐想殺他還來不及。
如今蘇宸斌還未歸案,一切還沒有塵埃落定。
但蘇宸轍卻將這件事交給韓佐去處理,雖說是舍棄了蘇宸轍,但也將蘇宸斌的安危置之不理了。
倒是叫人猜不透。
當然了,這些內情知道的人并不多。
譬如此刻在御書房的大臣們,心中所想的,卻是蘇宸璋身為韓佐的親外甥,最后不管是他,還是韓明登上皇位,這高陽國的江山,終歸是要落入韓家手里了。
這他娘的算個什么事啊?
咱們這位陛下,怎就不能生個崽再走呢?
陛下說乏了,大臣們哪里好賴著不走,紛紛跪下磕頭。
一位老臣在小太監的攙扶下顫巍巍起身,心下一片荒涼:罷了,罷了……
“哎……”
從黃色幔帳后傳出一聲嘆息。
極輕,極淡。
卻恍若一道驚雷,劈在了幔帳外正欲離去的眾人腦門上。
那是女人的聲音!
老臣腳下一軟,又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