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陛下收回虎符,也恭喜陛下得到定北侯這樣的良臣,有陛下這樣的君主和定北侯這樣的臣子,是我大晉之福,是萬民之福啊!”
“是啊是啊,有陛下這樣信任臣子的明君,和定北侯這樣不自恃功高作威作福的臣子,我大晉何愁江山不穩,國運不昌?依臣看,我泱泱晉國必定會國祚綿長,萬世昌隆才對!”
“張大人說得對……”
“李大人言之有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一時間,大殿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彩虹屁。
若在平時,晉元帝定要覺得這群大臣聒噪,但今日許是拿回了心心念念的兵權的緣故,他居然也有耐心聽朝臣說這些廢話了。
然而聽完之后,晉元帝忽然意識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定北侯如此懂事,且剛剛又被眾朝臣夸得天上有地下無的,如此他之前準備的那些賞賜,是不是顯得薄了些?
說起晉元帝原本的想法,他是沒打算給定北侯太多優待的,畢竟定北侯已經是一品武侯了,再往上其實也沒什么封賞的空間了。
就算有,他也不想封,因為不放心。
再者就是,定北侯此次雖是北征大軍的主帥,也帶領大軍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可他脫離大軍獨自回京是事實。
雖然他也有解釋過自己回京的緣由,可還未等自己這個一國之君批準他便擅自回來了,這一點讓晉元帝心里很不舒服。
一個喜歡先斬后奏的臣子,沒有哪個上位者會喜歡且理解,即便事出有因。
正因如此,晉元帝心里是不愿意太抬舉定北侯的,所以他一開始打算隨意賞賜些財物給定北侯便算了。
可眼下定北侯自己主動將虎符歸還了,還說了那樣一番憂國憂民的話,他若再像一開始打算的那樣隨意打發了人,未免顯得他這個做帝王的沒有容人之量。
這可真是麻煩。
晉元帝心下有些煩躁,可再煩惱他也要全自己的臉面,讓自己的行為無可指摘,想了想,他索性趁著圣旨還未宣讀,當場改了自己的旨意。
想清楚之后,晉元帝看著定北侯,一字一句鏗鏘道:“沈卿一片赤誠,且此次又在擊退蠻族一戰上立下了不菲功勛,因此朕決定,加封定北侯沈淮源為鎮國公,食邑五千戶,欽此。”
晉元帝會給出這樣的封賞,定北侯還挺詫異的,畢竟他和晉元帝的關系到底怎樣,他自己心里頭是有數的。
這么說吧,他們這位帝王不說恨不得將他處置而后快,至少是不愿意看見他勢大的。
也是如此,這些年無論他立下怎樣的功勞,晉元帝最多就是賞他些銀錢罷了,像加官進爵這種事,那真是少之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那種。
可今日晉元帝居然一反常態,給了他一個鎮國公之位!
鎮國公誒,三公之一的鎮國公誒,這是何等的殊榮,定北侯都懷疑晉元帝是不是喝多了,否則一向放他和防賊似的皇帝陛下,怎么會忽然下了這樣的旨意?
就算是被他主動歸還虎符的行為感動了,也不至于發生這樣大的轉變吧。
定北侯有點想不通,但晉元帝旨意已下,他自然也不會傻到去推辭什么,遂按捺著滿心的莫名其妙磕頭謝了恩。
之后便是宴會正常的流程了,晉元帝沒再繼續說什么,輕輕招了招手,喚來了方才接虎符下去的太監總管宣旨,封賞其他將士。
對于其他將士的封賞,晉元帝就比較客觀了,哪個人立了哪些功勞,該得什么樣的職位和獎賞,他通通都給了。
甚至對于有些資歷不夠但表現足夠突出的,他還破格提拔了,真正顯示了什么叫皇恩浩蕩。
大殿上頓時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謝恩聲。
到這里,這場接風宴也算是到達了一個高潮,大殿上無論是得了封賞的,還是看人受封的,皆一臉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