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們先去進行前期調查,查清楚圍剿計劃的知情者,包括我在內,全部過一遍。
記住,有任何發現馬上向我匯報,絕不能輕舉妄動,參加會議的人有不少背景深厚,不好輕易得罪。”
左重又叮囑了鄔春陽、宋明浩幾句后將兩人送走,又在規定的聯絡時間掏出手機編輯了一份電文發給老k。
電文里,他給出了三條解決皖省之事的建議,任何制度都有漏洞,果黨的新聞檢查也不例外。
僅僅過了一個小時,紅巖嘴的西北辦事處就收到了西北急電,抬頭標注了aaa,這代表著電文的重要程度,當年紅隊負責人叛變,相關電報也只不過是aaaa級。
書計看完電文,原本鐵青的臉色稍稍放緩,他隨即將辦事處和《新鏵報》的領導召集到辦公室,說了幾件事情。
“叫大家過來,是有一些工作需要你們去完成,我說過筆戰是槍戰的前驅,也是槍戰的后盾,宣傳戰線跟前線一樣重要。”
強調完宣傳工作的重要性,首長給各個部門布置了詳細的任務。
“一,《新鏵報》的同志將皖省之事和我寫的文章印制成報紙,數量越多越好,抬頭記得用《中央日報》的名義。
二,辦事處聯絡英美各國的大使館、記者,向他們陳述事情的真相,謀求各國輿┴論的支持。
三,由我親自接觸山城各家報館,從國家大義出發爭取報界朋友的幫助,即使對方不答應,也要讓他們保持中立。”
這三個布置,涉及到地下黨自身、民主人士和外部,如果能夠實現,可以極大改善西北的處境。
但也不是沒有問題,《新鏵報》的領導就提出,要如何避開國府的新聞檢查。
沒有得到新聞檢查所的批準,報紙無法印制,更無法售賣、傳播,總不能讓報社成員上街賣報。
先不說這么做的效率高低,果黨的軍警又不是瞎子、聾子,看到有人散發報紙,不可能不管。
對此首長回答:“這件事上級已經做了妥善安排,你們只需要印刷好報紙,投放工作會有人負責。”
提問者沒有再說話,投放問題解決了,印刷很容易完成,《新鏵報》有好幾個秘密印刷點,幾處一起開工,天亮前可以輕松印出數千份。
聯絡外國使館、記者也不難,那些白人張口民權,閉口自┴由,在日本人對東南亞虎視眈眈的當口,西方人不會同意果黨削弱抗日勢力。
那么只剩下一個問題,該聯絡哪些報社,《中央日報》、《掃蕩報》之類的果黨官方報紙定然不行,只能在民間報紙上想辦法。
在場的人無不是精通地下工作的老手,也熟悉山城報界的情況,很快就商定出一份可爭取的報社名單,總數多達二十余家。
不可否認,民國時期的報人大多數還是有風骨的,縱然國府的新聞檢查制度愈發嚴格,某些人仍然堅守底線,用生命捍衛新聞的真實。
深夜,山城一間地下室里機器聲轟鳴,咔嚓咔嚓聲中,一份份寫著千古……(省略號)文章的報紙從滾輪上滑落。
幾名《新鏵報》工作人員將這些報紙迅速打包摞成厚厚的立方體,它們將化為一柄柄利劍,直插向敵人的胸膛!
(希望520的賬單不會利劍一樣捅向各位書友們的胸膛吧……嘿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