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二月,江南戰事基本結束,地下黨在江南的部隊損失慘重,但由此引發的輿┴論風暴才剛剛開始。
美國《紐約先驅論壇報》和《星期六晚郵報》率先刊發了揭露真相的報道,無數人了解到果黨部隊襲擊了北上抗日的地下黨部隊。
隨后,兩份報紙又發表了評論文章,文章指出,此事是“極大的不幸”,果黨稱日本是“癬疥之疾”,地下黨是“心腹大患”乃是投降言論。
這完全顛覆了江南變亂爆發后果黨公布的信息,突破了果黨的歪曲宣傳,在美國各個階層都引起了巨大反響,歐洲許多報刊也紛紛轉發了相關報道并發表評論。
反應最為激烈的紅俄,在其《謓理報》上多次刊發社論,揭露果黨頑固派假借抗日發動偷襲的真面目,堅決譴責國府制造沖突。
紅俄駐民國大使針對某人所謂地下黨先進攻果軍的言論,指出地下黨軍隊為數不過幾千人,何敢進攻鄰近之大軍?
幾天后,紅俄副外長在莫斯克會見民國駐蘇大使時坦言,這種行為是內爭的開始,內爭只能削弱民國抗戰的力量,沒有統一戰線,民國無論如何也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戰字換成爭字,請理解)
紅俄駐華武官則向某人和何部長明確表示,江南之事會極大惡化民國和紅俄之間關系,紅俄將減少對民國的武器支援。
民國人民的老朋友,英國駐民國大使白龍度對外發表講話,呼吁各方保持克制,東亞局勢已經到了緊要關頭,不能再有流血之事發生。
第二天,白龍度親赴黃山官邸,勸告某人停止沖突,處理問題不要操之過急,以免形勢惡化。
英國政府也警告某人,內爭只會加強日軍的進攻,并以內爭危險沒有消除為由,暫緩開通滇緬公路,以此作為對國府的懲戒。
美國總┴統特使更就江南之事向國府提出質問并警告某人,進攻地下黨軍隊有利于日本侵略者,對民國來說,內爭將意味著滅亡。
同日,美國政府宣布反對民國內部摩擦,作為某種懲戒,暫停了美國政府計劃中的對民國的5000萬美元貸款的實施。
美國財政負責人透露,在民國內爭危險沒有徹底結束,團結尚未恢復之前,暫停對民國的財政援助。
值此德意日勢力猖獗之際,紅俄、美、英從各自利益出發,都不愿看到果黨和地下黨開戰,希望民國能團結抗戰,共同牽制日本在亞洲的擴張。
而在民國國內,山城《新民報》《國民公報》等幾家報社出于新聞檢查的關系,雖無法公開表態,但對國府的反動行為或不作評論,或僅泛泛寫一點應付的話。
事發后,地下黨在宣傳上采取攻勢,在軍事上采取守勢的自衛立場,取得到各界人士、民┴主黨派的同情和支持。
多位果黨左┴派人士為江南之事在港城發起抗┴議,致函致電某人,譴責其違背民心,已引起國人惶惑,招致友邦疑慮,為國家民族之大不幸。
他們要求山城政府慎守先總┴統遺訓,撤銷圍剿部署,制定兩黨聯合方案,發展各種抗日勢力,保障各抗日黨派的權力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