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衣食物料,寧都郡公府上定然也會準備好。”
“我們獨孤氏,作為長姊的娘家,就給長姊預備些她喜歡的小零嘴罷。”
獨孤伽羅道。
“你長姊……寧都郡公……郡公?”
獨孤信一拍腦袋,仿佛想起來了。
是輔城郡公宇文邕。
伽羅幼時,就是同宇文邕一同玩耍嬉戲。
只是三年以前,宇文邕入質齊國,二人這才慢慢失了聯系。
獨孤信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他喜色滿面,試探地問獨孤伽羅道:“輔城郡公前幾日剛剛回國,怎么不見你去尋他?”
“輔城郡公?”獨孤伽羅愣了一下,不解,“我為何要去找輔城郡公?”
“你與輔城郡公難道不熟?”
“我何時與他相熟?”獨孤伽羅更是納悶。
“你……幼時可是經常同他一起玩耍。”
“阿耶也知道是幼時?”獨孤伽羅無語。
“幼時之時,誰還能記得清楚?”獨孤伽羅狠狠地咬了一口蜜柑,卻被酸得迷上了眼。
這塊兒真難吃。
獨孤信錯愕。
獨孤伽羅放下手上的這一塊兒蜜柑,奇怪地問獨孤信:“阿耶不會是想把我嫁給輔城郡公罷。”
“這……阿耶聽伽羅的意思,咳咳。”
鬧出了個大烏龍,獨孤信有些面紅。
這如何是好。
“阿耶這般俊美,日后替我找郎君,可是要找個和阿耶這般英俊瀟灑之人。若是比阿耶差了一點,伽羅就不嫁。”
“這恐怕是……有些難度。”獨孤信認真道。
獨孤信年輕時很是豐神俊逸,如今上了年紀,也仍然有一副神采超然,風度翩翩的模樣。
《北史·獨孤信傳》上載:“信在秦州,嘗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詰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側帽焉。其為鄰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這個就是“側帽風流”的典故來源。
意為,獨孤信在秦州之時,某天,他曾出城狩獵,可能過于投入,不知不覺中天色已晚,他得趕在宵禁之前疾奔回家。
他馬騎得太快了,差點摔下馬來。
在這手忙腳亂的狼狽之際,獨孤信的帽子,被風吹的凌亂不堪。
這個情形正好被當時守門的小吏看在眼里。
于是乎,第二天起,滿街全坊,盡是模仿獨孤信側帽而行的小官吏民。
過了一段時間之后,整個長安城里,都是歪帶帽子之人。
由此能見,獨孤信是何等的豐神俊秀。
“阿耶不害臊,哪有這樣夸贊自己的!”獨孤伽羅氣急反笑。
“伽羅”本是一種香木的譯名,意為香爐木、沉香木、奇楠香。
周國尚佛,國內上下普遍崇佛,獨孤信也隨了大流,給獨孤伽羅起了這樣一個名字。
獨孤伽羅,是他獨孤氏的名門淑女。
獨孤信想道,既然獨孤伽羅目前并無矚意之人,那他可要好好地給幺女挑選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