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元胡摩如何不甘心,宇文覺反正已經放棄掙扎了。
元胡摩見說不動宇文覺,自己憤然甩袖離去。
宇文覺則是枯坐了一夜。
他看著黎明升起。
天亮了,該退位了。
退位禪讓,是宇文護給他體面的說辭。
但誰能不知,宇文覺這個天王,就是被宇文護給廢掉的。
能廢立君王,又能見宇文護之威望與氣性了。
……
今日的朝堂之上。
鴉雀無聲。
滿殿充盈著死悶的氣息。
朝堂之上的諸公,都知道將要發生什么事。
他們目不瞎耳不聾,昨日文安殿上的亂象,宇文護也沒藏著掖著。
早就被諸公打探了去。
諸公聽話懂事,此時的沉默不鬧事,正合宇文護之意。
“宣旨罷。”一系列入殿拜君之后,宇文護第一個張口,淡淡說道。
他替宇文覺說了。
宇文覺十分順從,抬抬手,令侍立一旁的侍中宣旨。
就是宣讀之前中書監昨兒,為他準備好的退位和禪讓詔書。
……
“皇天之命不于常,惟歸于德。故堯授舜,舜授禹,時其宜也。”
“寡人以嫡嗣承基,應天納禪。弱齡嗣王位,才不及稱皇。天厭寡人,垂變以告,惟爾罔弗知。予雖不明,敢弗龔天命、格有德哉!”
“岐州諸軍事、岐州刺史、柱國、寧都公毓,從容文雅,寬明仁厚,敦睦九族,有君人之量,乃守文之良主焉,當迎宣黜賀,繼我鴻緒,入纂大宗。”
“今踵唐虞舊典,禪位于寧都公毓,庸布告遐邇焉。”
……
昨日宇文護甫一出宮,宇文覺的退位詔書已由侍中和中書監一并擬好蓋印。
其實昨日,宇文護就已經瀏覽過其中的內容了。
當時還未蓋印,侍中和中書監就將之第一個遞與宇文護一覽之。
待宇文護點頭表示可以之后,才有今日殿上的宣讀。
明日,還會有專人將之下發各省,布告天下。
黃門郎的聲音,在殿中回響。
共讀三遍,除了宣讀詔書的黃門郎,殿中沒有絲毫另外一人的聲響。
眾人皆是緘默其口,頭垂于下。
他們如今是大周的朝臣不假,可曾經他們或多或少,也是前朝之人。
還有大半,都已經投靠了宇文護。
真正效忠于宇文覺本人,不想要宇文覺退位禪讓之人,說來悲哀,但也真的沒有。
他們或是自詡忠于大周,或是心安理得地投效宇文護,不管如何,都沒有人替宇文覺發聲。
宇文覺在摘下冕旒之前,無聲苦笑。
這或許,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賀蘭祥上前,低聲告罪,然后緩緩摘下宇文覺的冕旒。
綴珠垂下,重如繁露也。
如今摘下冕旒,就如同卸下負擔一般。
而后,宇文覺也順從地在黃門的服侍之下,脫掉屬于天王的朝服。
他回頭看,被賀蘭祥端走的那件袍服,是玄青之色。
前后各繡有團龍九條,披肩繡行龍兩條。
袖端繡正龍各一條。
十二章紋樣,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種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五色云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