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案牘文書,宇文毓雖然是個傀儡天子,可畢竟在宇文護手底下做了這么多年的天子。
就算是個心思重之輩,宇文護對他的看管和防備也不會像最初那般重。
更何況是性情本就好好是是的宇文毓。
宇文毓是個好好先生。
這么多年,宇文護瞧著,宇文毓也沒有過多的和自己爭權奪勢,也沒有對自己頤指氣使,于是就一股腦將朝中繁瑣的文書案牘,交給了宇文毓。
或者說是叫歸還更為妥帖和恰當。
就是在今歲正月二十一日,宇文護上表歸政,宇文毓就接過了宇文護先前的很多政務。
不過,對于宇文毓而言,這些文書案牘,大概都是處理些州郡之下的繁瑣事務的。
沒有什么要緊之事。
自然,宇文護也不會將非常重要的權柄交給他宇文毓。
至于軍政大權,宇文毓想都不要想。
也正是因為如此,反正都是些亂七八糟的不重要之事,于宇文毓而言,索性先推到一邊,日后再說。
讓省中有司諸臣直接審閱了也并無不可。
至于朝中事宜,那些關乎到大周的大事,自然有他大冢宰宇文護,倒也不用他多費心思。
……
宇文毓的這番想法,這般直截了當,宇文邕聰穎過人,又怎么會看不出來。
只是不點破就是了。
倏爾,宇文邕苦笑:“陛下這般灑脫于世外,倒是令弟弟好生羨慕。”
宇文毓聽之,剛聽到宇文邕還稱呼自己陛下,眉頭先是皺了起來。
怎么叫陛下了?
如此生疏!
剛想要插嘴批評一下宇文邕,讓他不要這般生疏,就聽到了宇文邕自稱弟弟。
然后宇文毓又滿意了。
這樣才對。
都是兄弟。
分什么陛下還是臣弟的。
宇文毓自詡自己是宇文泰庶長子,因年歲最長,對于下面的這些個弟弟們,都很是照顧。
當然,這也和宇文泰早年南征北戰有關。
早些時候,宇文泰初入關中,在軍中忙得很。
當時的宇文泰還是柱國大將軍,對于關中各個州郡的一切,還沒有完全掌控。
其他還有好幾撮兵馬同他們作對。
宇文泰忙著征伐之事,對自己的這些個兒子們,只顧的上生,完全顧不上教養。
也正是這個原因,思慮之后,宇文泰最初才會讓自己這個長成不久的從子宇文護,幫著他看顧自己的府邸。
主要是看顧自己的這些個毛都沒長齊的兒子們。
讓他們不要長歪了。
然后這些兒子之中,年歲最大的自然就是宇文毓了。
宇文毓是宇文泰的妾室姚夫人所生。
姚夫人是漢人,雖然不是名門望族,出身不像南朝王謝世家那般顯貴,但相交于粗鄙的鮮卑之族,姚夫人對待自己兒子的教養,可謂是頗有一番漢人的那種味道了。
宇文毓寬慈仁厚的性子,也和姚夫人自小到大的一番教養有關系。
因最為年長之故,加之姚夫人給他貫通的長兄如父這一觀念,宇文毓對自己這些弟弟們,都比較親昵。
尤其是他的四弟弟,宇文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