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宇文泰早就薨逝的第二個兒子宇文震,單只提后面的這些弟弟們。
又因為宇文覺是宇文泰的嫡生子,也先跳過去。
宇文泰四子宇文邕,五子宇文憲,五子宇文直,再往后數,還有宇文招、宇文儉、宇文純、宇文盛、宇文達、宇文通、宇文逌……
咳咳,宇文泰生的……是有點多。
對于宇文毓而言,雖然阿耶生的多,但都不妨礙他對待自己這么多的弟弟們,都懷有一片寬厚仁愛之心。
漢人《跬道》,講究的是長兄為父。宇文毓深以為然。
更何況,越往后面,這些弟弟們年歲就越小,與宇文毓就更有隔代之感。
親昵起來,有時候宇文毓當真就覺得,這些弟弟們,就像是自己的兒子一樣。
仔細數來,宇文毓對誰,都沒有全然是一副冷淡漠視的面孔的。
其中,最為親昵的,自然就是行四的宇文邕了。
按道理說宇文邕前面,還有宇文震和宇文覺兩個哥哥,宇文毓就算是擇出一個年歲最相近的,也應該是宇文震和宇文覺二人之一罷。
可偏偏是宇文邕。
當然了,仔細想一想,這也不奇怪。
宇文震早夭。
宇文覺嫡出。
相比這二人,同為庶出的宇文邕,早些同宇文毓的關系,倒混成了最好的。
……
宇文毓自登基以來,不說是被宇文護扶持的之方面關系,反正對于宇文毓而言,他確實是顯達了。
踐祚以后,他給自己的這些弟弟們,一次都封了爵位和官職,就能看得出來,宇文毓對弟弟們,很是大度了。
奇怪的反倒是宇文護對此的態度。
宇文護竟然沒有反對。
當初大封宗室,就離不開宇文護的一番運作,若說是宇文護的手筆,其實也完全并不夸張。
……
可是如今,宇文毓和宇文邕都不愿意再提及宇文護了,因而二人雖然都不自覺地聯想到了宇文護,可他們兄弟倆,都心照不宣地閉口不談。
是剛才說的還不夠嗎?
反正宇文毓和宇文邕都說夠了。
那就出去走走罷。
宇文邕想的是,難得入宮,難得同宇文毓這般輕松閑適,難得如今未遇大事,他們兄弟倆,日后能像這樣簡簡單單、平平淡淡地漫步禁中,就不容易了。
索性,宇文邕也放縱了自己一回。
就答應了宇文毓的邀約。
兄弟二人,同漫步長安宮城,說說笑笑,好不自在。
長安宮城之中,雖然不像詩詞戲曲之中的曲江池畔杏園邊、湓浦沙頭水館前的那種愜意自然,但仍有一番豪壯大氣的韻味。
……
此情此景,宇文毓突然來了興致,面對宮闈之中的落葉梧桐,略微思索幾番,就開始吟詩作賦起來。
宇文毓本人,還挺喜歡這些文人墨客的東西的。
他磁聲吟誦道:“玉燭調秋氣,金輿歷舊宮。還如過白水,更似入新豐。霜潭漬晚菊,寒井落疏桐。舉杯延故老,令聞歌《大風》。”
宇文邕細品。
再細品。
其實說起來,這些文人家的東西,尤其是作賦吟詩,宇文邕倒是不擅長的。
比之宇文毓,宇文邕就像是個小丑。
……
但是這么說太難聽了。
姑且就說,是宇文邕對此并不感興趣罷。
也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