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殷道:“若是吾所料不錯,此羊,應當是指楊相公你。”
……
“羊,羊,吃野草,不吃野草遠我道,不遠打爾腦。”
羊,楊愔也。
……
楊愔不置可否,聽了一番高殷的見解,慢慢面上就泛起了認同和肯定。
“然也。”
他肯定高殷。
高殷備受鼓舞,欣喜若狂。
本來楊愔就是個沉穩性子,平日話不多,也不太會怎么夸贊別人。
正是因為如此,高殷其實心底是有些沒有譜的。
他不知道楊愔如何看待自己。
雖然說,高殷知道,楊愔定然是個忠心耿耿之輩。
對于高氏的大齊,可謂是用盡了畢生的心血。
但禁不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情。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自然也沒有全然相同的兩個人。
再高殷看來,他其實是挺希望得到楊愔的認同的。
若非楊愔的肯定,高殷定然也會有些不自信。
他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尤其當那人還是楊愔的時候。
楊愔可謂是他大齊的肱骨重臣,輔佐數代天子,到高殷這里,他自然也是希望自己能夠得到高殷的肯定。
畢竟高殷知道,楊愔輔佐了這么多代高氏。
到了他這里,必然是會將自己和前代,無論是高洋,亦或者是高澄,還有高歡作比較。
雖然并沒有什么瞧不起的意思,但高殷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在楊愔心底留下個比較好的印象。
他雖然是太子,但是對于旁人的看法,也和普通人一樣,希望能得到認同。
高殷臉上絲毫不掩飾的笑容,讓楊愔心中也很是舒坦。
畢竟,高殷的這種笑意,楊愔一看,就清楚得很。
甚至都不帶思索的。
就能知道高殷在想什么了。
高殷渴望得到自己的贊揚,在楊愔眼里,就像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
或者說,在楊愔看來,就是高殷的這種孩童性子,才給高殷保留下一分的純真。
不像是其他的所有皇太子。
生在皇家,卻能有自己的堅守和性情,這是萬分不容易的。
尤其是高殷,他還單純地像個孩子。
楊愔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可能是想到了家中剛誕生不久的孫兒輩,可能是將高殷和他做了比對罷。
反正不管如何說,楊愔面上也露出了一絲絲笑意。
并非嘲笑,就是善意的那種微笑。
楊愔如此,高殷更是放松和舒坦。
心底暗藏的緊張和不自信,也少了不少。
高殷和楊愔君臣二人,就著童謠一事,討論了許久。
……
殿中除卻他們君臣一對,倒也沒有旁人來打攪。
宮人和內監早就不知道躲到那里偷懶去了。
當然也不能冤枉說人家偷懶,說的客觀點,就是宮人們見楊愔和高殷談話談得正火熱,誰又會湊上去礙眼呢?
想來是沒有人的。
正因如此,才給高殷和楊愔無聲地塑造了一個祥和的談天氣氛。
君臣二人的關系,似乎又拉近了不少。
……
可能是最初談論的話題,只是這個童謠。雖然說這首童謠用心險惡,但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