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王擺了宴席,賓朋滿座,是金川城里的大小官員。
最上席,坐著聊聊數人。
劉知易被徑直帶到這里,嶺南王坐首座,左右坐著一文一武兩個中年官員。
一個身穿金甲的女子站在王爺身后,正是劉知易的小師姐方戎女。
進入軍營后,還是第一次跟師姐見面,一直聽說她就在王爺帳中。
“這位是太學才子,隨軍醫官劉知易劉公子!”
嶺南王向左右介紹。
那個武將有些迷茫,文官則馬上對上笑意:“原來是‘林花謝了春紅’的劉公子,久聞大名,失敬失敬!”
嶺南偏僻,劉知易的詩作在這里還沒有傳開,《林花詞》是他最早做出來的詞,而且是在嶺南王府做的,是不多見流傳到嶺南的詞作。
王爺笑道:“何止一首。最近在軍中做了一首‘醉里挑燈看劍’,你們還未聽過。”
文官驚嘆:“醉里挑燈看劍,好氣魄!”
武將也點頭,這詞頗有氣勢。
嶺南王開始介紹其他人:“這位是嶺南東西兩郡巡邊經略韋大人!”
劉知易行禮:“學生劉知易,見過韋大人。”
巡邊經略,實際上是朝廷派往邊郡的監督。名義上的權力很大,實際發揮的空間很小,能做出什么成績,全看自己的能力。徐謙在北方做巡邊經略,就做的非常好,北方陰山、云中、燕山和關東,四大邊郡節度使對他畢恭畢敬,十年間,被徐謙壓制的死死的。
但這個韋經略,平平無奇,在嶺南巡邊,沒有什么大的成績,幾乎是一個被架空的擺設。可他代表朝廷,嶺南王也得把他擺在高處。
“這位是嶺南西郡節度使,裴大都督。”
節度使實際上并不是純粹的武將,而是一地首腦,不分文武,總覽軍政全權。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堪稱土皇帝。除了沒有爵位,跟諸侯沒有區別。節是天子賜予的印綬,節度使俗稱大都督。
“拜見裴大都督!”
“免禮,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