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瓦崗金戈鐵馬
當年的瓦崗血流成河
當年的瓦崗許多人還是少年
當年瓦崗少年在為了理想拼搏廝殺
那一年……瓦崗沒了
剩下的全是被社會毒打了無數次的滄桑的、大叔的心……
心已經蒼老的魏征最終還是沒有勇氣再次踏上充滿血色的少年故地。
年輕的御史劉正從文吏蘇樓口中聽到瓦崗往事只剩下了一副血淋淋的畫面。
成長在關中的劉正是幸運的,因為他記不得年幼時看到的風雨飄搖,也記不能將蘇樓口中那冷冰冰的陳述與現在的大唐對號入座。
劉正有些迷茫,他想聽魏征講述那個混亂的時代。
但是魏征拒絕了,就像他拒絕再次踏入瓦崗一樣沒有原因。
他帶著二人回返洛陽。
在這里,他要用一種從來沒有想過的方式去看看這個大唐,去看看從未息兵的大唐是否如之前一樣。
魏征三人在洛陽等了三天,終于等到了一架飛艇。
這架編號為“郵003”的飛艇隸屬大唐郵驛,是李元喆新采購的專門用于公文和重要信息傳遞的交通工具。
它要比近衛軍空軍使用的飛艇小很多,載重不過一噸半,但是速度更快。
因為它使用的是兩臺來自劉曉峰世界的大功率汽油內燃機推進,設計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給李元喆等幾個技術水平的世界使用的,搞定內燃機之后,李元喆毫不猶豫的訂購了十艘編入大唐郵驛。
這些飛艇將會是大唐各地信息傳遞的中堅力量,即便是電報出現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這樣。
魏征想要在空中看看大唐的面貌和變化,所以他通過還在試運行的長安到洛陽的電報線路向大唐郵驛總部申請了一次為期一年的零時乘用權。
飛艇的載重有限,魏征不可能還帶著兩個下屬一起乘坐,所以他讓蘇樓和劉正按照原來的計劃沿運河南下,沿途做一些調查,他自己乘飛艇到更多的地方去看看。
十艘飛艇對應大唐的十道,每艘飛艇都可以在五天的時間內將公文和包裹送到轄區內的每一個縣府城,然后由大唐郵驛的雇員或是鄉里伙計投遞到收件人手中。
這意味著魏征可以在一年內走遍大唐境內所有的府城。
這也是他選擇化身空中飛人的原因……他想對現在的大唐做一個全面的了解,而不是以管窺豹的一掠而過,更不是坐在辦公室里在如山的案牘中倒推大唐正在發生的事情。
魏征跟著003號飛艇升空。
狹小的艙室并沒有讓他覺得不適,站在駕駛員的旁邊透過那層因為要過濾強光而顯得有些昏暗的玻璃,古老的中原大地出現在他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