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的公路基本上都是一面靠山,一面臨水,這也是為什么古時候這邊不發達,因為交通困難。
面朝甌江,陳超臨風撒尿,十幾年之后,江上會密密麻麻排著一個個橋墩,上面就是高速公路了,那時開著車俯瞰江面的風景是多么的愜意。
可惜現在的陳超和大伯只能被堵在路上,動彈不得,就在此時,遠遠有一艘運沙船吐著黑煙緩緩靠近,等船停穩之后,很多人就從省道上順著土坡下到江邊,然后一個個登上運沙船。
陳超好奇,也跑了過去。
“你們這是干嘛?”
那些人都自顧自的,也沒誰理陳超,有那么一個青年漢子好心,對陳超說道:“這堵的太久,恐怕不是幾個小時能解決的問題,不如坐船繞過去,到前面的小鎮再找車。”
“前面的小鎮?你們準備去哪。”
“蠟口,船寮都行,看你自己吧,你是去青田嗎?”
“不是,去黃洋。”
“那你就去蠟口,坐船20分鐘的事情,到了那邊再找車吧。”
陳超心想這倒是一個好主意,于是喊道:“大哥,你幫我和船老大說一聲,先別開船,我去去就來,我大伯還在車上。”
“那你快點吧。”
回到中巴車上,陳超把事情說了,大伯很猶豫,“這車票的錢就白花了啊。”
一個人25塊的車票錢對于大伯來說確實心疼,要是下車了,還得再花錢。
“大伯,我們堵在這里也不是個辦法啊,去前面的蠟口,我們再想辦法吧,就是多花點錢的事情,要不我給你買票。”
“哼,你少來,年輕人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你那點錢還不是你爸爸給的。”
汗。
老一輩什么都好,就是窮怕了,一分錢要掰開花,動不動倚老賣老,教訓晚輩。
陳超不能和大伯犟嘴,只能勸道:“大伯,我們堵在路上要吃要喝的,這也得花錢啊,你想一想,長痛不如短痛。”
此話一出,大伯想通了,拿起蛇皮袋,“走。”
上了船,陳超覺得這運沙船肯定是超載了,甌江的水流很急,有時船體會傾斜,遇上江心的漩渦,運沙船還會自轉45度,整個過程挺驚險的。
前世陳超覺得這挺正常的,但是以重生者的角度來看九十年代的交通工具,陳超很慶幸自己能活那么大。
20分鐘不到,船到了蠟口鎮,陳超和大伯下了船,來到鎮口,一輛輛中巴車等在那。
大巴擋風玻璃上有出發地和目的地,所以是一目了然的。
“溫州。”
“青田。”
“慶元。”
……
都是去大地方的,沒有見去黃洋鄉的,東源村是黃洋鄉管轄下的村,去往黃洋鄉的車都會帶到這些下面的村鎮。
在露天汽車站轉了轉,大伯開口道:“沒有啊,這可怎么辦?”
“找人問一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