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看見的是劉承宗很大方,軍官看見的是劉承宗很小氣,那么當本來就有反意的軍官跳出來鼓動士兵反叛,士兵會更愿意把軍官的腦袋交給大元帥換賞賜。
別說守城的是楊嘉謨,守城的就算是朱由檢,肅州營也照打不誤。
高臺城中傳出己時的鐘聲。
十八門千斤炮被緩緩推至二道陣線,蜂尾針麾下集合了四十門獅子炮的炮隊也緩緩靠近護城河,構筑好防御陣地的千斤炮也在一里距離開始向城頭臨時簡易工事發動進攻。
但城上的將軍炮、佛朗機卻紛紛在此時陷入沉寂,炮兵不再向攻城軍隊轟擊,就像在靜靜等待著元帥軍將護城河完全填埋。
肅州營兵在這樣的氣氛下越發努力,他們在木幔的掩護下交替不斷地將砂石填入護城河,并于護城河被填埋出的松軟濕地展放出一道道濠橋,持續向河對岸逼近。
即使城頭火炮不再轟擊,肅州軍的木幔車依舊以懸臂遮蔽在護城河上,后方蜂尾針部炮兵推著靈活輕便的四十門獅子炮在木幔車側翼列隊,向護城河對岸的羊馬墻交替打放。
一顆顆一斤鐵彈密集轟擊在河對岸的三尺厚的羊馬墻上,打得磚石紛飛土塊崩裂。
一輛輛高大的臨車也緩緩運抵護城河岸邊,隨著一隊隊士兵登上臨車,城上守軍也不能裝鵪鶉了,只能在城墻內側以佛朗機式的將軍炮以散子發出轟擊。
霰彈如雨,直壓得登上臨車的肅州銃手抬不起頭來,只能蹲在
木質圍欄后面,聽虎賁營軍官講解抬槍和重銃與鳥銃的差別,并找機會憑借微弱的高度優勢向城頭守軍打出一顆顆能穿人洞馬的鉛子。
不過效果很一般,因為元帥軍將千斤炮調至一里范圍的情報被楊嘉謨所掌握,他早就傳令城頭炮兵縮至城墻內側,能不開火就不開火,守軍也都躲在城墻內側登城的馬道與步道上。
只在三座被轟出千瘡百孔的城門樓和東西角樓廢墟內留守三隊士兵,這幫人拿的是小型的涌珠炮和滅虜炮,躲在城門樓的陰影里,等待楊嘉謨的命令。
直到城下傳來巨大歡呼,護城河已被填出數道三丈寬的道路,一架架臨車與云梯車向城墻推進,楊嘉謨才終于揮手下令,讓家丁在馬道、步道上揮動令旗。
城墻上一門門佛朗機炮收到信號,開始向臨車放出散子速射壓制,即使一張張木幔頂在城頭,隱蔽在城門樓內的涌珠炮、滅虜炮小隊仍將炮子潑灑向臨車。
與此同時,一隊隊抬著盾牌與守城器械的士兵全副武裝,自馬道、步道奔上城墻,一個個使用三眼銃、鳥銃的橫隊在城墻上展開,反倒借著木幔掩護,自側翼向城下士兵射擊,并丟下冒火的毒煙彈。
而在他們身后,一架架油柜被擺至城頭,士兵在盾牌掩護下以火筒抽唧火油,向數步之外的臨車壓下套筒,將勐火油噴在木質臨車上。
隨后一顆顆灌滿火油的陶罐被點燃,在守軍手中向臨車飛擲。
一蓬蓬火焰在攻城車上勐然炸開,在劉承宗攻陷半個甘肅之后,用于軍事的石油武器終究在甘肅戰場上露出猙獰面孔,化作沖天而起的火焰,將一座座高大的攻城軍械吞噬。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模式。謝謝,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