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以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攻陷這里,他們都不樂意。
但當被圍困在城內一月,攜帶口糧用盡,朝廷援軍遙遙無期,甘州失陷的消息接連傳來,躲在城內的百姓難以忍受越來越壞的戰爭壓力,人們也無法接受與守軍同生共死的結局。
這種壓力終于在肅州營攻上城頭、東城守軍擅自開城逃逸時達到極點,在城內非常混亂的情況下,數百名高臺百姓伙同喪失堅守意志的守軍沖開北門,沿黑河南岸向東逃竄。
他們不敢往河對岸跑,粆圖臺吉的八百察哈爾騎兵就在對岸駐營,城西的出城守軍正在跟莫與京的和碩特蒙古兵混戰,只有表面上沒有設防的東邊才是生路。
當然哪怕是老百姓,絕大多數人也知道東邊同樣是死路,只是辦法了高臺城內為了守城,能拆的建筑都已被拆毀,根本不具備憑借歪門斜道、拐彎抹角來進行巷戰的條件。
一旦城墻被元帥軍占領,基本上就等于守城失敗。
位于南門內側指揮守城的楊嘉謨起初并未意識到問題,他全心全意指派士兵,嘗試將肅州營趕走,重新奪回城墻的控制權。
直到胡志深的兵從南門大搖大擺地沖進城內,推著兩臺架火戰車引燃了朝守軍瘋狂發射火箭,楊嘉謨才意識到南門已經守不住了。
也就是在這時候,他才從僥幸躲過刀尖捅刺的副總兵家丁那得知,在南門內側帶傷上陣的王性善居然拿被活捉了
真正擊垮楊嘉謨心理防線的,是南大街上傳來噠噠噠的馬蹄聲。
連馬鞍子都沒帶的戰馬,在兩邊盡是廢墟的長街狂奔,更遠的鐘鼓樓下,有人連鎧甲都不穿了,趕著十幾匹馬從城西經過鐘鼓樓下的十字穿心樓,向東城跑去。
正面作戰的南城墻還沒完全陷落,西、東兩面的守軍就已經崩潰了。
其實丁國棟部直到這會兒,都沒有完全攻下城門樓東側的半截城墻,守軍的防守意志非常堅決,在馬道步道組織數次反攻。
盡管丁國棟部已經在南城墻上形成兵力優勢,但登城部隊缺少輕重火力,最多也只能把守軍攆下城墻,在馬道步道一露頭就會遭受涌珠炮、滅虜炮的轟擊,因此一直陷入僵持狀態。
但周圍的環境卻隨著兩部僵持產生巨大變化。
首先是胡志深押著軍隊殺入城中,他這批肅州衛旗軍兵不精將不勐,人又慫得厲害。
七八百人幾乎是對參將有樣學樣,胡志深不敢帶兵拼殺,躲在把總身后,把總躲在百總身后,百總躲在士兵身后,將領都不敢身先士卒,士兵當然都會表現出自己是不敢近戰搏殺的慫瓜軟蛋。
一個個橫隊在城內廢墟之上展開,端著三眼銃在七八十步外齊齊開火,彈子兒就算打到守軍身上也只能聽個響。
不過盡管沒啥實際作為,七八百人自城門涌入,依然能給守軍帶來大勢已去的絕望之感,不少原本歸屬于王性善麾下的將領找不到王性善便放棄防線,向鼓樓一股股的奔逃,即使沒逃跑的,也朝楊嘉謨所在的位置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