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支軍隊表現出的模樣,倒不像是曹文詔的風格,雖是援軍,卻也不急躁,步步壓迫非常穩重。
劉獅子尋思,興許是曹文詔被自己揍過一頓,轉性了
不論如何,戰場上的贏家只能有一個,意志也從來不是單方面表達,而是灌輸,互相灌輸,最終就像戰場一樣,也只會有一個贏家。
隨山頂令旗招展,一道道命令傳達至香林寺左近,正在接敵的肅州參將丁國棟收到消息,轉頭對副將米剌印道“援軍來了。”
米剌印隨即登高,抽出望遠鏡向南瞭望,片刻后面色陰沉地走向丁國棟,正趕上移動至山腳的十門千斤炮已經扎下陣地,依次向香林寺的山門與院墻轟擊而去。
重重炮聲里,米剌印的眉頭擰著,對丁國棟道“冤家路窄,你猜來的是誰”
丁國棟聽見冤家路窄四個字,心里對這支援軍的來路已有明悟,脫口而出道“總兵標營”
米剌印重重點頭“我看見楊思仁了。”
楊思仁是楊嘉謨的標營千總,對別人來說,甘肅的總兵標營到香林寺來,不算什么;但是對丁國棟和米剌印來說,這幫人不論是過來干嘛,對他們來說都只有一個目的。
丁國棟瞇起眼來“楊總兵的鬼魂,來找你我索命了。”
“那得看誰的八字硬”
米剌印說罷,對身后軍兵吩咐一通,轉頭對丁國棟抱拳道“我去攔住他們,將軍攻破香林寺后再同我匯合,千把號人就敢來找我們索命,不自量力”
正當他準備轉身離開,帶兵去和總兵標營拼命,丁國棟卻搖了搖頭,抬手敲了敲自己的頭盔“還留著吧”
米剌印愣了一下,隨后緩緩點頭。
他知道,丁國棟指的是屬于明軍的盔纓和盔旗。
丁國棟用下巴朝香林寺努了努“那里有六百明軍,援軍也是一千多,我們兩個營有五千軍隊,攔住他們不難,不如吃掉他們。”
二人已經配合了幾個月,還都經歷高臺攻堅,很多事情不必說得太清楚,就已經心照不宣。
片刻之后,一支千人隊帶著明軍盔槍盔旗,借助樺林掩護向南退去,隨后包圍香林寺的肅州營余部配合甘州營發起總攻。
十門千斤炮齊齊向院墻轟去,七斤實心鐵彈摧枯拉朽地將禪院白墻砸出一個個孔洞,轉眼院墻坍塌出一個個缺口,蜂尾針率軍自缺口魚貫攻入。
在這過程中,扼守香林寺南面的元帥軍卻悄悄撤圍,寺院中負隅頑抗的明軍很快由南面缺口退入林中。
山頂上的劉承宗對一切盡收眼底,他是眼睜睜看著密林中又出現了一支散開的明軍,隨即丁國棟部撤圍,香林寺敗兵隨即自缺口撤出。
與此同時,因炮聲愈烈,南邊的明軍援兵也加快了馳援步伐,一步快過一步地向前推進。
另一邊的甘州營也從攻陷的香林寺撤出,于寺廟南面集結出同樣兩邊厚、中間薄的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