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希望魯允昌帶他們撤往馬牙山,山里千溝萬壑足夠他們藏身;也有人希望魯允昌領他們退入松山新城;更有人希望撤往東南一百四十里的秦王川。
總之,這些人不愿,也一致認為莊浪衛城不能守。
魯允昌也認這座城守不住士兵都這么想,這座城當然守不住了,不過就算是撤退,暫時也不能跟軍隊直接下令撤退。
士氣旺盛的時候,將領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每天帶隊出門跑三十里再跑回來,都沒有問題;但長期緊張士氣低落到極點的時候,別說出門遛彎兒了,就算讓軍隊在城外的營地里睡一覺,都有可能營嘯。
魯允昌估算,留給他的時間還有兩天,兩天時間里他要先派人手走通松山新城的道路,沿途設站接引軍兵,同時安排殿后士兵督促,前面接、后面推,才能把這支軍隊全須全尾地帶到松山。
至于帶到寧夏魯允昌沒那么大的自信。
只不過還沒等他做出決斷,僅六個時辰后,南城關的番兵墩軍屁滾尿流地跑回城來,結結巴巴向城上報告“南,南邊叛軍,到了”
“到了不可能”
夜幕降臨,受到驚嚇的魯允昌僅披單衣,帶家丁一路狂奔登上南城門,旋即面如死灰。
在莊浪衛城以南,從河谷到山地,先是點點星火快速靠近遠方墩臺,很快就能分辨出那是一騎騎高舉火把的馬軍,勢如撒星在河谷鋪開。
而更遠的河谷里,被沖天火光映得如同白晝,六騎并行的兵隊舉火,隊前埋頭馳騁,隊尾分散前后間隔十步照明,形成六條寬闊的進軍路線。
六支千人隊在沉默中浩蕩擺開,踏著大步快步開來。
他們的逼近,令毫無準備的莊浪衛城為之騷動,在巨大的混亂里,魯允昌端著望遠鏡看見敵軍陣前燈火最亮的地方,有兩面綠底黃邊的軍旗與將旗,旗號儀制跟明軍、元帥軍都不一樣。
軍旗有西營二字,將旗則寫著八大王。
在那面將旗下,魯允昌看見一個關羽。
這人頭戴鐵幞頭、身著金光魚鱗甲、外罩綠色袒肩戰袍,同樣端著望遠鏡望向莊浪城的方向。
除了胡須長度不夠,他身側甚至還有個為他拄關刀的人。
這支軍隊統一披掛的北邊軍布面甲,也統統都是綠的。
刀是新打的,甲是新鍛的,每一個甲葉子北面都釘著元帥府軍器局的印子,這個重度關羽模彷愛好者,就是不喜歡綠色的張獻忠。
赤色是戎服,在大明軍隊里當過兵的,就沒幾個不喜歡紅色,張獻忠也不例外,他最喜歡的顏色就是紅色。
但沒辦法,這片土地上留給他的染料,只剩綠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