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看長相,說他吃小孩都有人信。
但畫得特別認真,盡管技藝差了很多意思,但非常領會劉承宗的要求。
這個人把山川河流,甚至山間梯田都一圈圈用線畫出來,甕城與城門樓所在也都標注出來。
劉獅子在他身后看了很久,才開口問道:“你叫什么名字?”
滿臉橫肉的書辦突然聽見背后的聲音,被嚇了一跳,連脖子上寒毛都豎起來了,回頭見是劉承宗,心有余悸地松了口氣,連忙道:“大帥,屬下前哨書辦胡世忠。”
劉承宗沉吟一聲:“胡世忠?你以前是做什么的?”
這名字可比一二三四正經多了,難不成以前還是個讀過書的?
就聽胡世忠起身道:“大帥,我是黃龍縣人,最早給人放牛,天啟二年我大交不上糧歿在牢里,就進黃龍山投了馬光玉,后來被李卑攆得滿地跑,進了獅子營。”
“那你這名字?”
“呵,我們家三代給人放牛,我大不識字,地主東家給起的。”
劉承宗點點頭,明白了,他說:“你別在前哨了,去塘隊跟魏隊長吧,往后專門干這個。”
胡世忠自然沒什么可說的,楊耀就在旁邊站著呢,忙道:“那大帥得再給我補個書辦啊。”
“給你補,你看這圖畫得多好。”
沒過多久,他們回到離城二十里的山間營地,兩營主官圍著繪出的城防圖布置起攻城需要。
“這座城的弱點顯而易見在城南,修城的時候有大河所阻,不過如今大旱,河里水也就剛沒過小腿,那女墻可叫小兒一躍而過。”
劉承宗指著圖道:“南邊最大的問題是河溝太深,需要堆土堆出幾條坡道,且單攻一面,守軍匯集太多,不易奪城,要攻兩面甚至三面。”
劉承祖道:“那就連東城一起攻,山上樹林枯木很多,打造梯車木幔,北城派一部牽制。”
劉承宗補充道:“還要放馬隊去城西,阻斷其向西傳信之路。”
當日,各部于山中四出,伐林采木。
晚間,深入城中的劉向禹率販糧隊回來。
帶回城高、壕深、城上寬度等數據,以及鎮原城的人口、守軍數目。
同時劉老爺以城高兩丈二尺,用勾股算出攻城梯長度,并繪制攻城車與遮蔽箭矢銃子的木幔設計圖,交與兩營工哨制作。
除此之外,劉老爺還探得城內有百姓二百余戶,丁口三千余,還有清平苑馬監的監兵六百余。
楊耀一聽非常詫異:“太公,怎么會有這么多監兵?我記得清平苑額兵才五百多,逃的跑得,應該就一二百才對啊!”
“監正姓崔是個能人,聽說楊鶴去了寧州,趕緊招募流民充當恩軍。”劉老爺拿開煙嘴笑道:“他甚至還想把老夫招為恩軍,叫過去吃馬糧。”
劉向禹的臉上帶著奚落與嘲諷。
劉承宗在心里覺得這監正確實很厲害。
老爹是那種正經寒窗苦讀一朝中舉,日子過好了,就像天底下的官員一樣,哪怕吃牢飯都吃得和別人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