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功經過分析,認為憑借“離海”的智能科技,它一定是能從自己變換行動策略的做法中,察覺到事情正在向著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在發展。
所以,在這種略顯被動的狀況下,“離海”肯定不會坐視不管,任由自己將優勢進行擴大。
那么“離海”究竟要怎么做,才能保持自己對于邊緣海域的管控,維持以往的那種平靜狀態呢?
雖然,自己開展的探查行動是不具備攻擊性的,但對于“離海”的情況進行收集,本身就是對“離海”的自我保護系統有產生威脅的活動。
周德功據此而產生的推論就是,“離海”肯定是要對自己的探查行動予以干涉的。
若是如此的話,“離海”謀定而后動的干涉行為,是一定會取得預想效果的。
當然,這也是“離海”沒有別的選擇的一個做法,畢竟“離海”是期翼通過自身強勢的介入舉動,實現阻止外部而來的探查行動的目的。
對于避免自身失去掌控局面的優勢,這個重中之重的問題,“離海”是不會大意待之的。
而“離海”實際采取行動的表現,正是周德功想要看到的一種情況。
倘若“離海”一直是沉靜如初的沒有任何做為,那可真的就是有些麻煩的事情了。
周德功非常清醒的認為,“離海”對于自己深入其海域中,開展進行的探查內情和搜索信息的行動,基于自己在行動準備和行動策略上的先天不足,故而采取的是相對保守的處理措施。
換言之,就是“離海”將自己的海域中所存在的有價值的,能夠表露自己內部情況的事物進行了屏蔽保護。
這樣的做法對于有著先進科技力量的“離海”而言,是輕而易舉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本來真是存在的事物,因為被實行了屏蔽,也就變成了雖然其與自己是近在咫尺之間,卻令自己是視而不見的一種情況。
對于這種情況,周德功在于自己最后開展的探查行動前,專門所做的經驗得失的總結中,是有料想過的。
但他對此卻是充滿了無可奈何的感覺,誰讓自己攜帶的能夠在行動中,切實幫助到自己的儀器設備,在進入“離海”之后,就全部的運轉失效,無法正常的發揮出作用呢?
相對于“離海”強大的科技力量,自己的族群所研發出來的儀器設備在實際功能上,真的是無法與之相抗衡的。
在周德功看來,即便自己攜帶的這些儀器設備沒有遭受到“離海”的干擾,能夠正常的進行使用,他也相信自己是無法破除“離海”設置的屏蔽保護,找尋到能夠為自己提供有用信息的事物的。
這不是自己能不能的問題,而是從根本的先決條件上去論,就是不會出現的問題。
經過五百萬年的持續不斷地發展,“離海”當今所掌握的科技水平,實在是已經提升到他們大陸的各個陸人族群,所無法去進行想象的一個高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