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漢樞密直學士王得中認為此時風勢不利,不宜出擊,劉崇怒道:“吾計已決,老書生勿妄言,再說,我就殺了你!”
劉崇命自己東面的左翼,大將張元徽率兵,避開后周的前鋒鋒銳部隊,搶先進攻后周的側翼右軍(他的左正好對著后周軍的右)。
后周右軍是由馬軍都指揮使樊愛能、步軍都指揮使何徽率領的,讓柴榮始料不及的是,這兩位屬于是紙上談兵的將軍,貪生怕死的窩囊廢,穿上盔甲還有些人模狗樣的,說起話來牛皮能吹破天,真正打起仗來,馬上變成一灘扶不上墻的爛泥巴(這種人還不少)。
剛跟漢軍接觸,沒打幾下子,樊愛能、何徽就就帶領騎兵親隨先逃了。
沒了主帥,沒了騎兵掩護,后周右軍陣腳大亂,剩下的幾千步兵人心渙散,死的死,降的降,被殺者多達上千人,而投降的右路軍士兵也多達二千余人。
后周的右路軍全線崩盤,位于后面預備隊的柴榮就非常危險了。
周世宗柴榮一看右路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失守,打馬揚槍,冒著箭羽飛石,一馬當先,殺向敵陣。在保家衛國這一點上,柴榮沒說錯,這一刻,他還真有點李世民的范兒。
主憂臣辱,主辱臣死。
禁軍將領趙匡胤作為柴榮的護衛,一看柴榮都沖上去了,自己肯定得拼了,于是振臂高呼:“兄弟們,護駕要緊,跟我上!”
劉崇得知柴榮都親自出戰了,就想著生擒活捉柴榮,給自己兒子報仇。
于是派人給張元徽送去嘉獎,催促張元徽乘勝進攻,活捉周世宗柴榮。
趙匡胤和張永德一左一右,殊死拼殺,終于掩護柴榮退到后方安全的地方。沖上去的后周預備隊也完全填補了右路軍的空位。
中軍帳,柴榮、趙匡胤、張永德三人召開緊急軍事會議。
趙匡胤認為,漢軍的精銳就是張元徽率領的那一千多騎兵,如果組織兩隊騎射兵,先把張元徽的騎兵干掉,就能掌控戰役的主動權。
柴榮覺得言之有理,就照此執行,說干就干。由趙匡胤和張永德分工合作,各自率領兩千騎射兵,左右夾擊張元徽的騎兵。
“一定要拿下這廝,為右路軍報仇雪恨!”柴榮一拳頭砸在桌案上。
注意,平頭哥又來了。
在趙匡胤和張永德兩股騎兵的左右沖殺下,北漢騎兵一下子死傷大半,后周軍的士氣大漲,戰場形勢瞬間被改寫。
混戰中,北漢驍將張元徽的戰馬被射倒,后周兵一哄而上,把張元徽剁成肉泥。
主將一死,北漢兵立馬軍心大亂,后周軍乘著南風,發起最猛烈進攻。
劉崇再怎么揮舞戰旗,也無法制止北漢軍的潰敗。
楊袞看到后周軍如此驍勇,就率領契丹騎兵搶先撒丫子跑了。《資治通鑒》載:“楊兗畏周兵之強,不敢救,且恨北漢主之語,全軍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