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貞則一切相反,絕口不提防御,說我們一渡河,河東人必為內應。并且飛書報告朝廷,說八月里你們就可以高枕酣睡,而收到我的捷報。有見識的人知道他一定壞事,因為疆場事關系重大,沒有人敢說他的不好。到十月份,河上結了冰,廣寧人認為后金一定渡過河來,紛紛想逃出廣寧。
王化貞于是和方震孺商議,分兵把守鎮武、西平、閭陽、鎮寧等城堡,而以主力駐守廣寧。張鶴鳴也認為廣寧值得擔憂,請明熹宗命令熊廷弼出關。
熊廷弼于是又出山海關,到達右屯,考慮用重兵內護廣寧,外扼鎮武、閭陽,于是派劉渠以兩萬人駐守鎮武,祁秉忠以一萬人駐守閭陽。又派羅一貫以三千人守西平。又重申他的命令說:“敵人來時,跨出鎮武一步的,文武將吏都有殺無赦。敵人到達廣寧而鎮武、閭陽不出兵夾攻,敵人搶劫右屯餉道而三路兵馬不救援的,罪也相同。”
熊廷弼剛剛部署完畢,王化貞又相信間諜的話,突然發兵襲擊海州,不久又退了回來。
廷弼于是上書說:“撫臣進兵,到現在已經五次了。部隊屢進屢退,敵人早看透了我方的計謀,我的虛名也因輕易出兵而受到損傷。希望陛下明確指示撫臣,對自己的行為慎重些,不要給敵人嘲笑了。”
王化貞看到他的上書很不高興,飛章上奏,為自己辯解,并且說:“我請求給我六萬兵,我保證把敵人一舉蕩平。就是不如意,也一定能做到死傷相等,使敵人一蹶不振,管保它不再成為河西之憂!”并請準許他便宜行事。
當時葉向高掌了大權,他是王化貞成進士時的主考官,很偏向王化貞。等王化貞請求把后金軍一舉蕩平時,熊廷弼上書說:“就請按撫臣約定的辦吧,應及早罷掉我的官以便于鼓舞士氣。”
這個時候,中外都知道經略、巡撫兩人不和,一定會壞了邊疆的大事,大臣們的奏章天天討論此事。而張鶴鳴篤信王化貞,于是想把熊廷弼拿掉。
天啟二年(1622年)正月,員外郎徐大化順承其意彈劾熊廷弼大言欺世,嫉能妒功,不罷免他必將有害于遼地戰事。
他們的奏章一并被發給各部,張鶴鳴于是召集大臣們討論。說把熊廷弼撤職的有幾個人,其余大多主張讓二人各盡其職,共謀成功。
正好后金軍這時逼近西平,就停止了爭議,仍然兼用他們兩人,責令他們共同努力,功罪一體。
沒過多久,西平之圍吃緊。王化貞相信中軍孫得功的計策,發動了廣寧的全部兵力,讓孫得功和祖大壽前往和祁秉忠會合,然后向前去作戰。
熊廷弼也傳令劉渠拔營赴援。
正月二十二日在平陽橋遭遇后金軍,剛剛交鋒,孫得功和參將鮑承先等領頭逃跑,鎮武、閭陽的兵力于是也被打敗,劉渠、祁秉忠在沙嶺戰死,祖大壽逃往覺華島去了。西平守將羅一貫待援不至,與參將黑云鶴也戰死。
熊廷弼當時已離開右屯,駐軍閭陽。參議邢慎言勸他緊急救援廣寧,卻被僉事韓初命阻撓,于是熊廷弼撤退了回來。當時后金軍在沙嶺停下來不再向前來。
王化貞平常把孫得功看作心腹,而孫得功已偷偷地投降了后金,他想活捉王化貞作為自己的功勞,就詐稱后金軍已到城邊。
城中一時大亂,人各奔逃,參政高邦佐阻擋也擋不住。王化貞正關起門辦理軍書,毫無所知。
參將江朝棟推門闖進來,王化貞大聲訓斥他。
江朝棟大聲喊道:“事情危險了,請你快走!”王化貞不知發生了什么事,朝棟就攙扶他出來騎馬逃走,后邊兩個仆人徒步跟著,于是丟了廣寧城,倉惶逃命。
在大凌河遇上了熊廷弼,熊廷弼微笑著說:“六萬軍隊就可以把敵人一舉蕩平,到頭來怎么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