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甘油與硅土混合物不僅使炸藥威力不減,而且生產、使用和搬運更加安全。
用木漿代替奎土,制成新的烈性炸藥達納炸藥,“達納”一詞源于希臘文“威力”。
1872年,諾貝爾又在達納炸藥的基礎上制得一種樹膠樣的膠質炸藥。
膠質達納炸藥,是世界上第一種雙基炸藥。
韋寶覺得鄧二鮮的技術,現在就處于這個階段。
雖然鄧二鮮是經過反復試驗,有點瞎貓碰見死耗子的運氣碰巧弄出來的。
但鄧二鮮將火葯研制成膠質,再壓成片狀,切條干燥硬化,便的的確確制成了這個世界的第一種無煙火藥。
這一發明具有極重要的意義。
比原本的歷史足足提前了快三百年。
無煙火藥燃燒后沒有殘渣,不發或只發少量煙霧,卻可使發射彈丸的射程,彈道平直性和射擊精度均有誕生提供了彈藥方面的條件。
重機槍正是由于使用了無煙火藥,才得以具備實用價值。
要是鋼鐵工業搞起來,有合格的鋼材料,韋寶甚至可以開始研發步槍和重火力的后膛炮榴彈炮了!
目前鄧二鮮弄出來的無煙火葯制造過程還比較麻煩,還需要制成更加安全而廉價的“特種達納炸藥”,“特強黃色火藥”。
韋寶也給鄧二鮮提出了下一階段的研發目標,那就是黑索今。
1899年由德國人亨寧發明的黑索今。在原子彈出現以前,它是威力最大的炸藥,又被稱為“旋風炸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取代了梯恩梯的“炸藥之王”的寶座。
再然后還可以研發C4,全稱為C4塑膠炸藥,簡稱C4,名稱由來是每個單分子結構里有4個碳,是一種高效的易爆炸藥,如果外邊附上黏著性材料,就可以像口香糖那樣牢牢地黏附在上面,因此被稱為殘酷口香糖。
吳襄從韋寶手中取過宣紙,讀道:“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是炸藥的一種,純凈物室溫下為略帶黃色的結晶。它是苯酚的三硝基取代物,受硝基吸電子效應的影響而有很強的酸性,“苦味”得來,因其具有強烈的苦味。其難溶于四氯化碳,微溶于二硫化碳,溶于熱水、乙醇、乙醚,易溶于丙酮、苯等有機溶劑。”
吳襄越讀越是繞口,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居然磕磕絆絆的讀了兩三分鐘還讀不清楚。
吳三輔和吳雪霞也湊上前看韋寶寫的東西。
吳襄、吳三輔、吳雪霞實在是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