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行黃塵北,馬行黃塵南。
如今正是春暖花開時節,一路行來,青山綠水相伴,路旁野花燦爛,雖然這段原生態的古代旅游經歷算得上是新奇,但一成不變的風景看多了也難免讓人覺得頗為枯燥。
尤其對李魚這個算得上是“見多識廣”的現代人來說。
一開始,李魚還饒有趣味地觀望路旁景色,不時同駕車的車夫笑談幾句,聊聊風土人情,說說鄉野怪談。
待到后來,漸覺無聊的他只好躲在車廂之中,閉目靜思,神入泥丸,參悟起瓊室天宮之中的青首天書來。
《太平青領書》共有一百七十余卷,奉天地,順五行,以陰陽五行為宗,而多巫覡雜語;經中有興國廣嗣之術,以甲乙丙丁己庚辛壬癸為部,每部一十七卷,另有附錄一卷。
全書專論陰陽、否泰、災眚之事,涉及天、地、人三道,自云不拘修身抑或治國,但凡用之,皆可得長生。
此經核心義理只在“守一”二字上,言說守一精深者,萬神自來,昭昭可儔,群神將集,能形化為神,是一等一的方仙道傳承,玉冊天書。
其中對于服氣修行之法,分出了四個層次,分別為本命日、履斗星、躡地紀、登天門,正對應道門修行大境界的入道、人仙、地仙和天仙。
所謂本命日者,便是根據自身生辰八字,日日勤修不輟,復返先天,尋得那一縷胎嬰之時的陰陽本源之氣,守氣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從而修成一縷上皇洞平之氣,誕出真傳法力。
這一步李魚已然盡行,而他現在所處,正是履斗星之境。
履斗星之法,則是以術數之法,測得與自身對應的七政之星,而后吞吐星斗之輝,提煉四正之氣,以致五氣朝宗,陰神陽化。
正青之氣,青而清明者,屬木,少陽之明也;
正赤之氣,燦若火光,屬火,光者度世,太陽之光;
正白之氣,狀如清水,屬金,此少陰之明也;
正黑之氣,清而不濁,見若窺水者,屬水,太陰之光。
除此之外,尚有正黃而青之氣,乃中和之光,屬土,是修道良藥。
李魚按《太平青領書》中所記天星測命之法算之,測得自身所應七政乃太白、辰星二曜,偏于太陰之屬,更適合吞吐正白、正黑二氣。
故而如今他每日修行,只是在晨昏之刻以及每月十五夜晚,要么辰星、太白二曜俱都現于天穹,要么滿月高懸,清輝遍地,更利于他行功修道。
如是半月有余,李魚功行不輟,其間一直在車駕上修行,哪怕到了郿城也只是找了處僻靜之地暫居,不久后就尋上了一家專走褒斜古道的車隊,借其路子橫穿秦嶺,南下興元府,也就是所謂的漢中、南鄭一帶。
到了川陜四路之一的利州路治所興元府后,李魚打聽了一下前往鄂州的船只,知道約莫十日后便有船隊出發,于是施展銀錢預定了一個位子,便在客棧中安心居住下來,靜待出發時間。
......
黑夜彌天,華燈初上,正是戊亥之交。
狀如清水,一黑一白的兩道四正五行之氣吞納入腹,李魚收功而起,行至窗邊,憑欄而望,向東方看去。
他所在的客棧離碼頭不遠,站在窗邊望去便可見漢江水面,玉繞如帶,是以當地人又稱此段流域為玉帶河,為漢江上流南岸源頭,自巴山而出,綿延近百里,哺育方圓數千里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