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要拜訪的親戚不少,一些遠房親戚,平日里沒時間走動就全靠拜年聯絡感情。
這些事以前寧蘇意很少參與,一般由寧宗德和邰淑英完成,今年難得休的假期長,她也跟著拜訪了幾家。
寧宗德試著聯系過寧宗城,跟前幾次一樣,電話打過去永遠提示對方已關機。
無奈之下,邰淑英給孩子的媽媽畢兆云說了。
畢兆云隔天就訂機票到寧城,請寧蘇意一家人吃了頓飯,接走了寧昱安。
接下來幾天,寧宗德和邰淑英有各自的朋友要拜訪,寧蘇意懶在家里沒出門。好在珍姨返崗了,每天變著花樣給她做好吃的,不用她自己動手。
過年胡吃海塞不知節制的后果就是寧蘇意正式上班那天早上,換上正裝時,明顯感覺自己長胖了。
她坐在化妝臺前化妝,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錯覺,鏡子里的臉相比以前圓潤了些,不得不多刷一點修容凸顯線條感。
井遲開車過來接她,照例在寧宅蹭了頓早餐。
送寧蘇意去公司的路上,她對著鏡子照來照去,檢查自己的妝容,裝作不在意地問:“你有沒有發現我過年這段時間長胖了。”
趁著等紅燈的工夫,井遲扭頭盯著她。
寧蘇意把腦袋偏過來,正臉對著他,讓他仔細打量自己。
井遲笑了聲,忍不住伸手捏捏她的臉:“哪里胖了?這不挺好看的。”
“別亂摸,妝給我弄花了。”寧蘇意拍掉他的手,端起手里氣墊盒自帶的小鏡子查看妝容,“一定是我修容打得太好了,讓你沒一眼看出來。”
前面紅燈的倒計時結束,井遲跟著前面的車慢慢起步,語調跟車速一樣慢悠悠:“我是沒看出來,但我覺得你胖一點更好看。”
她本就是偏古典的鵝蛋臉,圓圓潤潤多漂亮。
寧蘇意決定不與男人討論身材問題,合上氣墊裝進包里。
兩人在公司門口分別,寧蘇意進了寫字樓,井遲掉頭去自己的公司,說好了下班過來接她。
寧蘇意到辦公室后,查看工作郵箱,一堆未讀郵件占據了好幾頁版面。
她休假期間壓根沒打開過,給自己倒了杯溫水后,她就開始處理郵件,其中夾雜著一封非工作類的郵件。
是遠在丹山村的支教老師周越發來的一封郵件。
周越有她的微信,但他從來沒給她發過私人消息,只在房子重建成功后,給她發來了一封代表全體桐花鄉鄉親感謝她的郵件。
如今他發來的這封郵件,同樣是向她反饋鄉親們的新年活動場景,以及她最關心的孩子們的近況。
文字只有聊聊幾句,表達謝意。
打開附件,是幾十張照片,沒有經過任何后期的修飾,展現了原滋原味卻又豐富多彩的生活。
全村人圍坐在數米長的木桌旁吃飯,每家每戶都貢獻出幾道菜,除了寧蘇意見過的那些老年人,還有一些打工返鄉的中年人、年輕人。
他們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滿足的笑容,一旁的篝火映著他們紅彤彤的面龐。
這樣的氛圍寧蘇意曾經感受過,她第一次去那里考察就是在村干部家里,做飯很好吃的大嬸,恨不得把最好的菜都拿出來答謝她。
照片里還有新建的房屋的全貌,一排排、一片片,錯落有致,仍舊是那個村子,卻也不一樣了,是全新的充滿希望的感覺。
還有一些是關于孩子們的記錄,上課的畫面、在操場上做游戲的畫面、秋游的畫面、食堂吃飯的畫面、冬天搬著小板凳在走廊排成一排曬太陽的畫面……點點滴滴都被記錄下來了。
寧蘇意甚至在照片里看到有個小姑娘嘴角黏了幾塊餅干屑,茫然地看著鏡頭的模樣,天真無邪。
看著看著,寧蘇意的嘴角就情不自禁地上揚。
小朋友們都好可愛,穿著干干凈凈的衣服,捧著嶄新的書,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垂著腦袋看書。
寧蘇意一張張地翻完了全部的照片,沒看夠的她倒回去,從最后一張慢慢往前滾動,每一張都那樣真實,令人感動。
她想,除了丹山村的小朋友,慈善基金會幫助的其他偏遠山村的小朋友、福利院的孩子在這個冬天都能過上溫暖舒適的生活,心里就無比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