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成旭拿出的證據中,有關于聶明遠跟富良策的口供,其中也有人幾次看到聶明遠跟富良策跟什么人接觸。
特別是富良策,刑部侍郎的權力本就是很大,富良策比較經常的得到信件,亦或是見武南那邊的什么人,隨即利用自己手中權力將某些犯案之人,大罪變小罪,小罪成無罪。
裴成旭:“其中就有人看到罪人富良策,曾與王達見過面,隨即讓某位庶人延明逃脫罪罰。”
本來是庶人,一旦犯案基本上都是死罪,要么流放幾千公里去邊疆當死士。卻沒有想到案卷被壓了下去,隨后被富良策筆墨一勾,直接去了罪行,變成無罪。
案卷也被富良策拿走,不過裴成旭讓人從下面調查上來,找到了刑部所沒有的案卷底檔。
“一個有名無姓之人,想來富良策還是該知曉對方的身份才對。”
“至于罪人聶明遠,呵呵,不得不說王管事,以及武南總管都注意到邕王謀反不成的原因,沒有兵權。所以選中了聶明遠,全力支持聶明遠成為兵部尚書。”
想通過兵部尚書這一職務,借此插手軍務。只是武南跟王管事都沒想到,兵部不過是管著軍部的后勤,想以此安插人手進入軍中是可以,但軍中講究戰斗力,講究軍法謀略,指揮能力。
“本國公調查之下,罪人聶明遠也曾與王達想見過,還曾安插邕王死士進入軍隊中。只可惜,對方武功高沒錯,但不懂任何謀略,只能進入前鋒,最高職務乃前鋒將軍。”
戰爭一起,前鋒是最容易死人,也最容易積累軍功的。可惜的是,邕王的死士武功高,偏偏都過于拼命,上了戰場幾乎沖在最前面,所有死士都死在戰場上。
后面所安插的人,現在只是在前鋒中士兵,還沒提高職務呢。自然想掌什么兵權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聶明遠跟富良策說只知道武南,卻不知曉邕王,不知道王達的借口是不成立的。
裴成旭將別人的口供交給太師樂章,以及太傅孟修臨,跟其他文武大臣查看。其中不僅僅是見面地點,甚至還有確切的日子,下午亦或是上午見面之類。
三人都不只是見一次面而已。
當裴成旭拿出證據時候,王達臉色黑青不已。沒有想到,還是……
若是能保下聶明遠,富良策的話,那朝中依舊有人。就算他們怎么樣了,以后還是能夠用到聶明遠,以及富良策的時候。哪怕被貶官,依然是朝中有人。
只可惜!
王達咬牙切齒:“沒有想到,裴國公還當真是調查仔細,對朝廷忠心耿耿!”
裴成旭當做是王達的夸贊,對王達拱了拱手:“廖贊,廖贊。”
騰寶雅適時開口:“不知太師,太傅,以及諸位大人是否還有其他的異議?若無的話,此事就此定下。至于罪犯所犯何罪,便等三司懷大人,安大人,鄧大人一同商議后定下,再呈上吧。”
懷浩凱,安信昂,鄧通紛紛跪下行禮:“臣遵旨。”
太師樂章,太傅孟修臨互相看了一眼,帶著文武百官行禮:“陛下圣明,攝政女王殿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