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燒多了讓別人看見,怕是不妥!”老太太道。
“少了怕他們挨餓受凍,過不好年;多了怕莊里人看見,蜚短流長,讓我們的年不好過。”任淑賢愁眉緊皺道。
“這有什么好糾結的?面上少拿點兒,遮蓋著多拿點兒過去。反正一燒一把灰,誰還能把灰還原成紙,數數多少?”韓章姁道。
“是的,三嫂說的有道理。”梅爵本不想讓眾人去燒紙,認為緬懷一下就是了。但是看到老太太和嫂子們鄭重對待的態度,她無法說出革除她們做法的想法。
過年上墳,按照李家慣例,應該只有男人去。但是李民源一個人去,所有人都不放心。所以所有的人都去了。
到了墳地,眾人看到一片凄寒的荒蕪……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李家祖墳地兒,看到李丹姊的墳前有人來燒過紙,還擺著果酒點心。眾人面面相覷,但是誰也想不出可能會是誰來看望這個丫頭的。
除夕的夜里,寒氣也退避三舍,悄悄為即將到來的春天的歡迎儀式讓路。
祭了祖,吃過年夜飯,開始了守歲……李家的幾個孩子一開始都興致盎然,跑進跑出,然而不久就瞌睡了。她們的母親慵懶的剝著熟葵花籽或者花生給孩子們或者自己吃,偶爾喝口茶水,盡量提醒孩子不要睡,孩子們使勁睜睜眼,再熬一會兒,又撐不住眼皮了……幾番醒睡之后,老太太終于發話:
“讓孩子們去睡吧。等到敬天時再叫他們起來……”
孩子們去睡了,大人們還都守著。屋里靜靜的,屋外也靜靜的。外面偶爾有孩子的喊叫笑鬧聲傳來。聽見外面嬉鬧的聲音,韓章姁睜睜快要合上的眼皮說:
“這時候,還有人這么有精神頭,也不犯困。迷迷糊糊的聽到說笑的聲兒,我還以為自己在做夢呢!”
“你們也別硬撐著,困了就在椅背上靠靠!”老太太看看兒媳婦們盡力挺直腰桿坐在那里,就寬言道。
老太太一說話,反而打破了個個困乏的禁錮,來了精神,但是誰也沒說話,靜靜的聽著門外的聲音:笑鬧聲時遠時近;偶然有鞭炮聲,脆響一聲后,顯得黑夜更加沉悶,無法撕裂的沉悶……
梅爵看著老太太少了威嚴的臉龐,再看看各位嫂子們,忽而覺得甚是好笑:一群不是李姓的人,在苦苦支撐著李家!熬夜為李家敬祭神靈祖先;忽而又覺得很沉重:女人們提心吊膽的,活得這么辛苦,這到底是什么力量讓她們心甘情愿的聚在這里呢?大嫂也少算計了,二嫂也不在自己面前蠻橫了……難道這些改變僅僅為了活著嗎?自己也變了,變得少關注自己的內心了,變得靈魂有些麻木了,常常忘了自己只是這里的客人的身份……
新歲的那一刻就要到了,老太太領著兒媳婦們換了新衣服,凈面洗手,把年貨端到上房天井里擺在供桌上。午夜時敬天開始了,外面或遠或近的鞭炮聲響起。孩子們也被各自的母親叫醒,拉扯著哄了出來……在老太太的指揮下,李民源最前,一家子跪在蒲團上,敬拜天神……李民源在母親的協助下燃放鞭炮,炮聲響完起,迷迷糊糊的孩子們也都被震清醒了。鞭炮的碎屑散落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