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布雷拉的雇傭兵當然談不上有多高的軍事素養,無論是在電影里還是游戲里,也基本上就是充當個背景板,或者給主角送經驗的角色。
但從單兵作戰能力上來說,安布雷拉的雇傭兵還是沒有問題的。
讓他們指揮作戰肯定不行,但用他們來訓練軍隊,卻沒有什么問題。
而軍事武器方面,安布雷達雖然不是專門做軍火的,陳墨拿到的那個基地里的軍事裝備在同時代的軍械當中也算不上最先進,但放到這個時代,那完全就是科技代差所帶來的碾壓。
盡管陳墨所掌握的那個基地里的生產線規模不大,只能小規模的生產一些軍火,最多支撐一場輕烈度的小規模戰爭,但在基地當中還有一個高精度的機械加工車間,陳墨完全可以利用它來生產新的車床和生產設備,建設新的兵工廠來大規模生產軍事裝備。
當然,這同樣需要擁有一定的工業基礎之后才能去做,以埃及目前的工業實力來說,尚不足以供養一個大型兵工廠,一切都只能先進行基礎建設。
至于說英國人說的提供軍械和軍事教官,幫助陳墨訓練一支現代化的軍隊,這件事陳墨相信英國人肯定是真心實意的,也確實會為他訓練出一支符合要求的軍隊來。
但一國軍事國防建設操之于外人之手,那這支軍隊究竟是自己的軍隊,還是別人的軍隊呢?
尤其是連軍械都要依賴別人提供,萬一在打仗的時候別人卡了你的脖子,又該怎么辦?
更不用說之后陳墨還指望在軍事實力足夠強大之后去收回蘇伊士運河,這要是軍隊都是英國人訓練的,軍械都是英國人提供的,陳墨還收回個錘子的運河管理權!
對于陳墨來說,他需要盡可能的減小英國人對埃及的影響,畢竟英國在之前幾十年一直控制著埃及,如果不是一戰英國損失太大,不得不放棄一部分在埃及的權利以確保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恐怕現在埃及還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
現在的大英帝國靠著龐大殖民地的輸血,已經逐漸從一戰的損耗中恢復過來,雖然雄風不在,卻也依舊是世界一流的老牌強國。
也就是美國這個新興經濟強國可以挑戰一下英國的地位,其他國家還沒有能夠挑戰英國世界霸主地位的能力。
至于說將來收回蘇伊士運河的管理權和控制權,則需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英國徹底衰落了,自身又發展起來了,才是最合適的時機。
在這之前,他要做的就是暫時和英國人虛與委蛇,同時通過之前那位杜邦家族的伯恩斯先生和杜邦家族拉上關系,進而拉攏美國人作為后援,以此來發展埃及的經濟和軍事,為即將到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做好準備。
雖然這個世界被陳墨橫叉了一腳,但歷史的發展是有其必然性的,德國人并不會因為陳墨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就放棄奪回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去的東西。
或者說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英法在巴黎和會上選擇瓜分世界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隱患便已經埋下了。
對于陳墨來說,他并沒有為這個世界消弭戰亂的想法,他所想的僅僅只是趁著大戰還沒打起來,盡可能的積蓄自己的實力,等到戰爭爆發的身后,也可以有足夠的力量投入到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龐大的戰爭當中,為自己掠取足夠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