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陳墨開門見山的詢問,皮埃爾倒是沒有任何的不適應。
或許因為美國現在還是個新興國家,并沒有那么多繁瑣的禮節,對于陳墨的這種直接他只是略作思考之后回答道:“杜邦家族主要經營的是火藥和化工產業,在軍工廠和石油化工廠方面我們可以為貴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至于造船廠的話,杜邦家族并未涉及這方面的業務,不過我們和美國政府的關系不錯,也和海軍方面保持著良好的友誼,如果埃及有這方面的需要,我可以為您引薦費城造船廠的相關負責人。
費城造船廠作為美國海軍第一家造船廠,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技藝精湛的工人,以及龐大的造船規模,無論是埃及想要發展本國的造船工業,還是僅僅只是想獲得一些船只,我想他們都應該能夠提供幫助。”
皮埃爾并沒有在陳墨面前玩什么自己造不如買的把戲,雖然資本都是逐利的,資本家也不是開善堂的大善人,他們肯定是要榨取所能獲得的最后一絲利益的,但作為一個大托拉斯的掌權人,皮埃爾知道什么時候該開什么樣的價碼。
在來之前,他已經通過各個渠道了解了現在埃及的情況。
如果說現在的埃及政府只是英國人扶持起來,用來控制埃及的傀儡,那自然不用多說,皮埃爾會以一種施舍的姿態開出最苛刻的價碼,盡可能的為杜邦家族掠取利益。
一個弱小國家的傀儡政府,即便背后是英國,也沒有拒絕杜邦家族的資格。
但很顯然,陳墨所統治的埃及,并不是一個被英國操控的傀儡政府。
雖然英國仍舊控制著埃及的方方面面,但顯然陳墨并非那種被扶持起來的傀儡,他對埃及有著足夠的控制力。
這一點,一方面是來自于皮埃爾的侄子伯恩斯的講述,另一方面則是來自于杜邦家族自身的情報收集。
畢竟是要和一個國家談合作,杜邦家族怎么可能什么準備都沒有呢?
也正是因為了解了足夠多的信息,皮埃爾才明白自己該給陳墨開出什么樣的條件。
賺錢?這是肯定的,杜邦家族也不是開善堂的,總不可能跑到埃及來做慈善。
但很顯然,這次合作杜邦家族不能像是對待那些南美國家一樣予取予求了,他們需要將這次合作的條件控制在“正常”商業合作的范圍之內。
因為陳墨所掌握的埃及是一個實權政權,這對杜邦家族來說,意義是截然不同的。
畢竟和實權政權做生意,能夠賺到的可比和一個傀儡政權做生意能夠賺到的多,尤其是皮埃爾看得出來的,陳墨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他會將這個國家建設的強盛起來。
對于陳墨提出的要求,雖然說直接賣成品才是最賺錢的,但如果將現在答應陳墨的這些條件視作投資,投資一個會崛起的國家,這無疑是一筆相當賺錢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