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光芒線,顧名思義,象征著反物質工程就像太陽的光芒一般,源源不斷地給世界提供能量。
除了這些圖案意外,獎章還配有大長老的親筆簽章證書,并用紅木盒包裝,其規格、材質、圖案和證書等方面,突出了這是GONGHE國最高等級獎章的特征!
該獎章設計之端莊、章型之宏偉、制作之精良、包裝之華麗,堪稱華國歷史上最為精美絕倫的勛章(唯有造型幾乎相同的‘亮彈衣星’勛章可以媲美,而該勛章中青云的位置是長城,象征的是國防的堅若磐石。),更由于數量現只頒發了16枚,甚至比‘亮彈衣星’的23枚,還要顯得珍貴!
至于獲得了獎章的名單,目前為止,有王貽芳、田學林、錢正英、李正武、王承書、黎永豐、蔡吉人、崔崑、方守賢、何祚庥、陳學東、馬明偉、卓洪波、馮端、張期正、席樂邦共16人。
當然了,之所以只有16人,是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有反物質發動機等大項目沒有完成,屆時比如金東寒院士等人自然也有機會獲得‘壯志凌云’。
低頭看著脖子上懸掛的功勛獎章,王貽芳激動得話都說不出來。
萬萬沒想到,他一個搞高能物理、超級對撞機的人,此生竟然還能夠獲得堪比‘亮彈衣星’勛章的‘壯志凌云’勛章!
這讓他感覺自己似乎正處于夢中一樣,端著獲獎證書的雙手更是隱隱有些顫抖起來。
如果這不是夢,那么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收了一個寶貝徒弟啊!
而如果這是夢,那么就讓這個夢永遠不要醒來!
除了王院士以外,其他10幾位獲獎的專家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尤其是李正武院士,他分明是被劉峰綁著送上這個舞臺的啊!
如果當初自己還是死硬地拒絕參加這項偉大的工程,或者就像自己的老友周作福一般,等到工程已經進行到了大半,這才加入,現在站在這個舞臺上獲得‘壯志凌云’勛章的,就沒有他了!
感謝劉峰,感謝劉教授!
他不僅讓自己獲得了堪比‘亮彈衣星’事業的偉大榮譽,甚至還滿足了自己、滿足了他們那一代人的心愿——可控核聚變!
雖然,這是掛著羊頭賣著狗肉的‘可控核聚變’,但從另一種程度來說,它就是可控核聚變,甚至比可控核聚變還要優秀!
還記得那是1958年春天,原子能研究所籌建熱核聚變研究室,他和大姐王承書被調到了這里從事理論工作,并擔任華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熱核聚變研究室副主任,從那時候開始,可控核聚變研究的序幕被正式拉開。
到現在,可控聚變的研究,已經走過了56個年頭!
大半輩子的心血,幾乎經歷了三代人的時間,看著一位位當年的老友要么分道揚鑣,要么沒有挨過歲月的煎熬,他的心下又豈能不激動呢?
而今,這項世紀工程終于完成了。
而這場表彰大會,也算是為這轟轟烈烈的科研工程,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雖然,它最終卻成為了反物質示范堆……
低頭看著胸前那枚金光閃閃的勛章,李院士擦了擦眼角,用只有他自己才能聽見的聲音輕聲喃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