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連普通窗口的第三個太乙天仙巔峰到大羅金仙中期雙花聚頂的仙人,也就菩提子僅此一人而已。
周天為什么還要偏執狂般的虛設兩大貴賓餐廳呢?
要知道,別說現在的棋道整個道門內外,就算放眼整個洪荒,準圣要到不知多少萬萬年后,才會慢慢冒出來那么幾十百八個。
至于圣人,呵呵,鴻鈞不合道之前,哪里有什么圣人可言?
而鴻鈞合道,從現在開始掰著指頭算,就算洪荒不記年,不老老實實數上幾個量劫之數,你也想都不用去想那些未來的什么事情。
別忘了,現在連龍鳳初劫都才剛剛拉開序幕的一個邊邊角。
所以這兩大貴賓餐廳,估計就算等到變成古董化成灰灰,都不一定能等到一個準圣,甚至一個圣人,屈尊降貴,來此吃上一頓飯。
但是用周天的話說,就像道門中那些建筑群落,現在許多閑置著的各種功能場館一樣,當前用不用的上,是一回事。
把它想出來,并將這個頭腦中虛無的理想,變成洪荒之內,天元山下,一個實實在在的,既看得見又摸得著的實體建筑,則又是一回事。
而更重要的,卻是還在后面,依然還是用周天的話說,這是一個遞進的邏輯關系:
用不用的上,是一回事。
看得見又摸得著,又是一回事。
但是,看見了,又摸著了。你卻因為法則在前而不得入,那時,你會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和心情呢?
這時候,不用任何人再去給你講大道理,更無需鞭子,你就會自己下定決心,一門心思,暗自發誓,終有一天,你也要像準圣,像圣人那樣,被人恭恭敬敬地請進去,坐在任何你都可以坐下的去處……
還是用周天的話說,這其實一點也不深奧,簡單的就像在一頭餓極了眼的猛虎面前,放上一堆新鮮的肉食。
但前提是,這頭猛虎,事先得用一根強大的鎖鏈將它拴住。
如果有人要問,何為“道”?
這時,周天就會用以上這些“周天的話說”,回答什么是“道”。道有萬千,但反過來道,卻又是不二法門。
怎樣悟道,那就全在個人用心了。
有一天,不知不覺,菩提子在周天又面對著他的這方圓萬里之地“指點江山”時,一絲若有若無的明悟,姍姍來遲地突然攪動了他一直都在思考中的識海:
這周天每日不厭其煩的,每到一處地方,每遇一件事情,每當一座道門建筑落成,他都要如此喋喋不休、事無巨細地一一說出其中的緣由。
何也?
一千年來暗暗觀察,看周天這小娃娃,若是無事時,他其實總是一個三緘其口天性沉靜之人,就像他的石頭本性那般。
那為何一旦遇事遇人遇見場面之時,他要如此苦口婆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