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韋秀琴的二哥要娶親,家里是真的都窮得揭不開鍋了。
韋爸爸生病欠下的債,更是一點都沒有還清的跡象。
這時候,就有人跑過來,要給韋秀琴說親,還說親事一定,就可以幫她們家還債。
那會兒,韋秀琴已經長大了一點,但也才十二三歲,遠遠還沒有到可以嫁人的年紀。
找人過來說親的,卻是四十來歲喪偶并且還有個和韋秀琴差不多大的小孩的。
韋秀琴的媽媽當然不會同意。
韋秀琴的二哥因此也沒有娶成親。
一氣之下,也進城務工去了。
等到韋秀琴十五歲,就已經出落得非常亭亭玉立了。
兩年的時間,那個喪過一次偶的四十多歲的男人,又喪了一次偶,又多了一個小孩,又過來韋秀琴家說親。
那會兒,韋秀琴家里,就只有她和她媽媽。
取不到親的小哥哥,出去外面打工,基本沒有什么音訊。
韋秀琴的媽媽當然還是說韋秀琴還小,對方就說十五歲在農村都能當媽了。
再后來,那個四十多歲二度喪偶的男人,沒經過韋秀琴媽媽的統一,就把韋秀琴家的欠下的巨債都給還了。
說是巨債,實際上也就四千塊錢。
在那個貧窮的農村,韋秀琴的媽媽也不可能借到太多的錢。
只不過,在當時的農村,在韋爸爸去世的那個時候,萬元戶也還是個響當當的稱呼。
對于韋秀琴一家來說,這筆錢,絕對算是還不起的巨款。
然后,那個四十多歲二度喪偶的男人,就以救世主的姿態,“駕凌”到韋秀琴家。
“聘禮”都給了,沒有可能不帶媳婦回去。
韋媽媽還是拼死攔著。
新任債主忽然就很好說話地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韋秀琴的媽媽,當時也就四十多歲,在村子里,也是出了名的好看。
二度喪偶男決定娶了韋秀琴的媽媽,順便等韋秀琴長大。
第一次喪偶的時候,還正兒八經地找人提親。
等到第二次,就直接暴露惡霸屬性。
反正他就是個喪偶的命,娶一送一,怎么也不虧。
到時候,他萬一又喪偶了,可以自己再娶。
實在不行,他的大兒子,沒兩年也到了娶媳婦的年紀。
這事兒,光聽著就很離譜。
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但那會的韋秀琴和她的媽媽,也沒有什么法律意識。
二度喪偶男,一家子的惡霸。
韋秀琴的媽媽除了拼死,也沒有其他辦法反抗。
漂亮的寡婦,是韋秀琴媽媽的“原罪”。
兒子們都在家的時候還好。
等到韋秀琴的哥哥們全都出去打工了,韋秀琴家,就沒有過過一天安生的日子。
鄰居們也有有心想要幫忙的。
但各家的男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
沒一個不屈服于那一家子惡霸的淫威的。
還不光是這樣。
據傳,惡霸有個弟弟,是在縣城里面做官的。
還有傳言說,惡霸的前兩任妻子,也都死于各種各樣的非命,最后都因為惡霸做官的弟弟不了了之。
村里人有個共識,得罪了惡霸,就算去告,也不可能告得贏。
總之,真真假假的,那些家里有女兒的,怕自己去攔一下,遭殃的就是自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