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懂或不知道這句話的,比如崇禎,結局是眾叛親離。
毫無架子地與工匠們吃完午飯,郭大靖口中又多了數個“老張”、“老李”、“老王”,讓幾個老工匠樂得老臉上的皺紋更多。
吃過午飯,郭大靖便召來了幾名工匠,其中就有擅做煙花的,把“躥天猴”原理的火箭圖紙講解了一番,并把硝糖的制作辦法和樣品拿了出來。
“白糖能替代木炭”有工匠驚訝地提出了疑問。
白糖、硝石、硫磺,這是硝糖的配方,與黑火藥的比較相似,工匠產生疑問也很正常。
郭大靖認為硝糖既能做推進劑,也能夠做爆炸藥,但現在并不需要。至于白糖和木炭的區別,他也說不太清楚。
反正,不光是糖粉能爆炸,面粉也能,只不過需要的環境比較難得,比較苛刻而已。
“這不是重點。”郭大靖避重就輕,淡淡地說道“兩種推進藥的火箭,你們能造出哪種,都是功勞。當然,要達到某設定的標準。”
射程是第一位的,郭大靖定下了一里半的最低要求。
火箭的準確性不用太過考慮,自然也不存在什么有效射程。躥天猴還能飛出幾十米呢。火箭的最大距離一里半,也就不算過分。
當然,射程是越遠越好,可火箭的大小重量,也不能太過夸張。
爆炸頭部裝填黑火藥一斤,火箭總重量不超過三十斤,長度不超過一米五,一個人就能裝填。
發射裝置是一個帶支撐架子的鐵筒,主要是使火箭能夠按照預定方向飛行;架子能夠進行簡單的高低調整,也就是火箭的發射角度
具體的參數都列出來了,除了射程,基本都是上限,只要不超過,就算合格。合格還不是最后的定型,還要郭大靖進行最后的指點和調整。
即便是自己有這個能力,郭大靖也很少做到事必躬親。不是怕累、怕辛苦,而是想培養出更多的技術人才。
連他也不敢保證自己設計制造出來的就是最佳的,讓工匠們在研制過程中有所感悟,甚至是靈光一閃,搞出更厲害的,豈不是更好
除了對硝糖的作用表示驚訝和懷疑外,工匠們對于火箭的制造倒沒有太多的畏難。
就這,躥天猴的放大版嘛,除了平衡桿換成了比較新鮮的尾翼,根本沒什么區別。
商議結束,郭大靖也不多呆,帶著幾個親兵離開工坊,返回了臨時的住處。
藤野英父女正在指揮建造宅院,至少還要過上天才能完工。郭大靖也趁此時間,趕忙把各項工作安排好。
軍工生產是最重要的,港口的擴建也開始進行,還有就是安排眼線,作長遠的打算。
劉興祚忙著擴充騎兵、加緊訓練,把他掌握的諜子都交給了郭大靖。
郭大靖也沒有太多的精力,便把自己的舊識周慶、何貴忠、李海東三人召來,負責諜報工作。
而作為向外擴展諜報戰線的第一步,郭大靖便選定了天津和京師,決定先在這兩地設立情報站。
準確地說,天津和京師并不是第一個,在山東的登萊和青島,郭大靖已經布置了據點,安排了人手。
當然,以搜集情報和散播輿論為主要目的的情報站,天津和北京是開了先河。
郭大靖所要建立的情報網,與東江鎮的有所重疊,或者說是投機取巧地借力。但又將比東江鎮的功能更多,延伸的觸角更長。
“別李大哥、何大哥地叫,你現在已經是參將啦”李海東還是那副笑呵呵的模樣,雖然在數落著郭大靖,“天津交給李某,京師就讓老何經營。”
何貴忠連連點頭,附和著李海東,“對,對,再不能象以前那樣,得有個上下高低。知道你的脾氣稟性,也沒因為你升官就生份。可俺們得有這個自覺,不能讓外人說閑話。”
郭大靖無奈地嘿然一笑,說道“那就叫老李、老何、老周,在外面的話,再正經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