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真正的辯論會,他們的發言只是代表一些普遍的或者尖銳的觀點,并不代表他們自己。流程上也不會完全遵循辯論會的規則,以方便大家理解為準。
對于藍方代表更不要抱有敵對心態,他們雖不是你們的老師,但卻是你們的學長,你們畢業后很可能就要跟著他們混。
所以,等到允許公開提問的時候,你們不要用太過激烈的言詞,說到底大家都是一家人。”
“好了,咱們開始進入正題吧,第一個議題,炎夏中樞建議,從今年開始,六一學院招收新生時預留出一部分特殊名額,給那些覺醒智慧,天賦卓絕的非人智慧生命使用;
同理,其他六一分院、州一級的高等修行學院也都要做出相應的調整。
未來,六一學院,六一分院,州級高等修行學院除了承擔培育修行人才外,還將承擔起教化非人智慧生命的職責。”
開完題后,男老師退到一邊,把講演臺留給現場雙方。
一位紅方代表問道:“非人智慧生命,就是大家說的妖么?”
一位藍方代表道:“就是你們理解的妖,但我們對相關機構的建議是,盡量不要在正式的場合和文件里出現這樣的字眼。”
“為什么?”紅方代表問。
“第一,妖這個概念的誕生,本身就帶著對立、對抗的情緒在里面。
我們是人,對方是妖。
當這樣的概念形成,成為一種共識,它就會變成一種持續性的引導強化,把我們雙方都限定在一個清晰而又對立的情境之中。
我們不應該主動去推動這種趨勢的形成,若是有可能,我們更應該反向用力;
第二,一只覺醒了智慧的羚羊會把一頭覺醒了智慧的獅子視為同類嗎?
一只覺醒了智慧的水生甲魚和一只覺醒了智慧的戈壁沙蜥會有什么交集或者唇亡齒寒之類的共情心理嗎?
不會!
羚羊和獅子之間并不會比它們與我們之間更親近,水生甲魚和戈壁沙蜥更是完全毫不相干,哪怕覺醒了智慧,他們也不會覺得對方和自己有什么關聯。
可我們把他們統一稱之為妖,這就是主動幫他們建立起了共情的紐帶,短時間內這種影響可能很薄弱。
可十年后二十年后乃至百年之后呢?
這個紐帶會把他們聯系到何種程度我不敢妄言,但無論什么樣的結果,都不會比現在更好。”
此刻,觀眾席上非常沉默,雖然坐滿了人,卻無一人發聲,全都屏住了呼吸,很多人心中是有些凌亂的,作為修行者,他們全部都是妖孽級的。
可他們從沒想過,不過就是一個簡單的稱謂而已,居然能被人掰碎了揉爛了說出個一二三的道理出來,而且,真聽對方說完,心里居然還隱隱有些贊同。
“不稱為妖,那稱作什么呢?”紅方代表道。
藍方代表道:
“我們的意見是淡化這個概念,給他們一個炎夏名字,張三李四馬小娟,周吳鄭王胡艷艷,想取什么名字,隨便。
他們可以自己來,也可以請老師幫忙,以后他們無論是在學院修行還是在修行界活動,他們的名字就是他們的身份。
至于他們本來是什么,狗成精還是貓成精都不重要。”
“啊,還可以這樣的嗎?”
紅方代表暫時沒做回應,觀眾席上聽講的學生卻先驚了,可仔細一想,好像,似乎……也沒什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