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花深吸了一口氣,慢慢轉過身,一雙桃花眼看向張大蠻,“我聽說,村里那個老實巴交的王鐵牛跟著你,種桑養蠶,一下子賺了四五千,是不是真的?”
張大蠻見李春花語氣態度緩和了不少,咧嘴一笑,眉飛色舞地說:“當然是真的!”
李春花難以置信的眼神,足足盯著張大蠻看了十秒鐘,“那你一次賺了多少?”
“不多,兩萬多……”
“艸尼瑪的,兩萬多還不多?那你要賺多少才算多?”李春花急眼了,眼前一亮,張嘴便噴臟了。
“區區兩萬,算什么,我現在是苦于沒有人手,沒有土地,沒有場地……”張大蠻說話間,左顧右看了幾眼,李春花一個人住著空蕩蕩的整棟房子。
他心里“咯噔”一下,臥槽,若是將李春花這房子變成養蠶室,起碼能夠解決場地問題了。
至于土地,如果李春花肯加入,把她家的土地,聯合王鐵牛家的土地,一起合并,種下去的桑苗,那簡直是可以翻上幾番。
種桑養蠶,一方面擴張需要場地、土地,另一方面也需要資金。
就目前他手上,第一批蠶繭賺了兩萬,除去一些基本的成本,幾乎是純利啊!
這么好的項目,誰還傻不拉幾地種地,靠著那點玉米收成養家糊口?
李春花也不傻,聽得出張大蠻的話里有話,“那你的意思是,想要我加入?”
“加不加入,全在于你,不過,我既然來找你,的確是想拉你入伙。”張大蠻欲擒故縱地說了一句。
“怎么加入?”
張大蠻心里早已經盤算好了,他見時機差不多成熟了,也就不繞彎子了,開門見山地說:“這樣,我提供技術支持,教會你怎么種桑養蠶,怎么布置蠶室等等一系列技術,我從你每批量賣蠶繭的收入里,抽取……兩成!”
這筆賬張大蠻算過,養蠶是批量生產,每批量抽取兩成,當做他的技術轉讓或者說技術支持,那是相當可觀的。
以李春花這房子,加上她家的土地,利用得好的話,每一批產量少說也有800斤,每一斤出貨45元,一批就是3.6萬,抽兩成,就是7200元。
發展李春花這么一家,每一批收取7200元,在石窠村這么多戶人家,若是他都拉攏,形成以他為技術核心,最后,基本他不用親自養蠶,純粹靠收取抽成,賺取的收入,都是極為驚人的。
這樣一種裂變模式,才是張大蠻的終極目標,一旦國家政府出臺政策,扶持農業,讓這些農民種桑養蠶,到那時,他已經賺得缽滿盆滿。
當然還有一點,由于石窠村信息閉塞,張大蠻早已經構想好了,他決定作為中間收購商,將這些小散戶的蠶繭收購上來,轉賣到真絲商行大肚黃那兒。
至于差價,由他定,他對于縣城收購蠶繭的價格門清,只要比那些收購價格稍微高一點,就可以了。
他肯定不會將大肚黃給他的價格,直接去收購小散戶們的蠶繭。
要知道,他是刁民,不是良民,在金錢面前,良心往往都是被哮天犬吃了。
所以,在他那兒,不存在什么良心不安,而是想著怎么樣多撈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