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擺放在張大蠻面前,“張老板,請喝茶。”
他與大肚黃絕對是兩個極端的人,大肚黃一副地痞流氓,典型的暴發戶心態,而南陳不一樣,高山流水,顯得文質彬彬。
不過,張大蠻也絕不會被南陳的這些表象所迷惑,說到底,每個人,都是俗人,還不是為了利益。
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這還真是道出了人世間的牛鬼蛇神的真實寫照。
尤其是商人,無利不起早。
張大蠻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清香撲鼻,不由得贊嘆,“好茶!”
陳彪點了點頭,“是啊,這茶產自于我們凌峰縣,采摘于明前,那可真是貨真價實的明前毛尖,白毫也是這樣喝起來,最為有韻味。”
張大蠻對品茶也說不上來,只知道,泡上一壺茶,就是喝一大罐,解渴生津,也沒有陳彪的那么多對茶的體悟。
喝了一泡茶,陳彪微笑著問道:“張老板,今日造訪,不知有什么,我可以為你效勞的?”
“陳老板,客氣啦,說實話,我剛去了老市場,從真絲商行老黃那里過來……”張大蠻試探地說了一嘴,他一雙眼卻是瞅著南陳,看他對此作出的反應。
不過,陳彪臉色鎮定得讓張大蠻都感到有些驚訝,想不到這個年紀輕輕地男人,城府竟然如此深,絲毫不為張大蠻所說而動容,他竟然這么沉得住氣?
這也不感到奇怪他為什么可以成為凌峰縣蠶繭行業的三大巨頭之一,足見這人修養之高。
而且張大蠻并沒有稱呼大肚黃為“黃老板”,而是直接稱謂“老黃”,這樣的稱謂,只有比較熟絡的人,才會這么稱呼。
這也是張大蠻故意作秀,像是在告訴南陳,他和大肚黃關系匪淺,實際上,也不過是點頭之交,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僅此而已。
陳彪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緩緩地放下了茶杯,用著一種不緊不慢的語調,笑著說:“張老板,那你到小店所為何事?”
“陳老板,你如此年輕有為,我今日拜會,也是為了結交朋友,生意場上,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對吧?”
“對,張老板所言,正合我意,不過,說起老黃,他這個人,陳某不便多言。”陳彪說了一句,微皺了皺眉,并沒有往下說下去。
張大蠻心想,從陳彪的神色變化來看,看來他與大肚黃之間,恐怕是一些間隙,或者存在某些利益沖突。
同行是冤家,看樣子,南陳和北黃之間,有著不可訴說的故事。
“你我既然兄弟一場,一見如故,對于老黃,有什么看法,不妨敞開說一下,如何?”張大蠻趁機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