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家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是如此,天正十三年時1585年時,瀨戶家正給我帶回的消息,切支丹與佛教各宗還是在蝦夷地各自發展,這掃部頭到了蝦夷才一年,怎么切支丹就占據這么大的優勢了呢”
“嗨”瀨戶家正在一旁嘆了一口氣,他本就是虔誠的佛教徒,秀家談到兩個宗教的事,他自然有感而發“還不是我們自己不爭氣。
明明是同一個宗教,還互相說別人是異端,佛教人數就這么多,自己之間都在互相爭奪,又有多少經歷向外傳教呢。
就算真的出去傳教,招收了一批信奉佛教的部落民,都會被亂七八糟的互相矛盾的教義搞迷糊啊。
他們看我們自己都沒搞清楚教義,自然不愿意信奉,而切支丹就不一樣了,殿下您派過去的切支丹信徒只有一個教義,信奉他們那唯一的真神。
而且修行也簡單明了,只要懺悔就行了,剩下的交給他們的神仙,自然傳播的迅速。”
瀨戶家正在一旁解釋,立原久綱也點了點頭“正是因為如此,去年一年切支丹在蝦夷地得到了廣泛的傳播,甚至造成了切支丹和佛教徒之間的矛盾。甚至,不同信仰之間的部落之間還發生了爭斗。
最后是掃部頭建議花清各教派之間的勢力范圍,重新規劃領民。最后還是在我的堅持下,規定膽振、日高兩國為佛教國,膽振傳播一向宗,日高傳播真言宗,而石狩則傳道切支丹。
至于苫小牧、勇弘等地的奉行直轄地,則被要求宗派自由,不能強加干涉。”
說道這里,他猛地抬起頭看向秀家說道“殿下、各位大人,你們不再蝦夷,對于切支丹的傳播速度和教義可能沒有感受,我過去也沒覺得這是多大的事。
但是在親眼見過他們的傳播速度之后,我認為切支丹必然會是蝦夷、乃至我們藩國最大的一個變數。
因為他們的教義具有排他性,天然拒絕和本土文化融合,再加上他們極其迅速的傳播速度,有朝一日宗派矛盾必然會再次發生。”
眾人聽到立原久綱的觀點,紛紛陷入了沉默,只有明石景親出言反駁道“立原大人多慮了,切支丹在三島傳播也有些念頭了,也沒看出有嗎問題嘛,反而還給我們帶來了南蠻的技術和貿易。”
明石景親的觀點恰恰是當下許多日本武士對于切支丹的觀點。
事實上明石景親信奉律宗,對于切支丹并不感冒,只是事涉自己的兒子,他也聽出立原久綱話語中的責備之意,因此出言幫自己的兒子解釋一下。
誰知立原久綱非常激動的說道“鄙人卻是一向宗信徒,但是鄙人今日所說之言絕無因宗派不同而諂媚陷害之意,乃是在蝦夷之地親眼見到真真切切的感受
據我在蝦夷觀察,切支丹一旦發展到一定的優勢,就會對周圍的宗派教徒的土地事實武力侵占,逼迫他們改信自己的信仰。
然后新改信的部分無知部落民聽說只要懺悔就能上所謂的天國,自然也樂得改信,這個雪球就是在這一年間越滾越大。
但是過去他們只對外族勢力使用宗教戰爭,但是當外部勢力發展到瓶頸之后,又或者有內部的鼓勵之后,他們就對內發起了同樣的沖突。
至后半年,我們庇護下的蝦夷地區佛教和切支丹的沖突就發生了32起,部落之間爆發戰爭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