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向蝦夷總督府靠攏之后,確實嘗到了甜頭,其中就包括很多臣從部落的酋長和戰士。
過去別管在部落中社會地位有多高,過的都是茹毛飲血的生活。俗話說貧民窟中的長老也是貧民,只有成為新和人之后,他們才被允許傳綢緞和棉衣,準許使用瓷器、鐵器,可以相對低價的購買糧食、鹽,武士階級被允許有佩刀的權利,家人可以獲得和平常和人相仿的優待。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與和人貿易的時候,新和人的價格要比不接受和化的人實惠的多,從當地人手中收購的毛皮、肉食的價格,新和人得到的也比不接受和化的人要多。
種種刺激之下,自然會有人主動擁抱蝦夷和人,但是以這些舊部落酋長為首的人就比較特殊了。
他們既想要擁護、靠近和人換取利益,又不想失去在部落中超然的地位,因此就出現了酋長和部分戰士和化,但是部落民依舊保持阿依努文化的臣屬部落。
普通的阿依努民眾、不愿意拋棄舊文化的朝鮮人、女真人、明人,就是組成蝦夷人文社會金字塔的底層。
他們的糧食被實行配給制度,在出行方面為了防止他們逃走也進行了限制,而管理他們的便是那些新和人。
“目前鴻之舞金山開拓的最為成熟,年產金砂、金粒在2萬兩左右,伴生銀有25萬兩,銅錠6000斤,大約折錢在40萬貫左右。
根據約定,采獲的礦產,需要上交本家半數為稅,剩下的由當地承報的礦商自行獲取,本家可以獲得越20萬貫的收入。
不過都是直接以原礦錠直接交易,中間會有不小的誤差。
清部金山和知內金山的規模較小,年產金粒在50007000兩之間,伴生銀等之,銅及其他礦物在2500斤左右。
不過這部分的產出本家需要與當地的蠣崎家對半平分,本家的收入約等于年8萬貫左右。
千歲礦山剛剛被開發出來,目前只能年產金1800兩,伴生銀2600兩,銅礦及其他在1500斤左右,折合收入約在34萬貫文。
當地有鑄幣所,負責在當地直接鑄造銅幣,參照本領鑄造銅幣作為通行貨幣。但是金銀在當地的價值很低,因此多是運輸到關東來在鑄造使用。”
阿依努人只有在祭祀的時候才會使用金器,當地的普通民眾生活又相對貧苦,自然不需要這樣的貴金屬,這也使得秀家獲得了一收入穩定的財源。
秀家滿意的點了點頭,心中默算著里面大約有30余萬貫的收入,扭頭對著立原久綱說道“這筆錢過去都是直接進入內帑的。
現在我決定除了給內帑留下5萬貫用作奧內生活開支之外,其他的全部交給你用于擴產的工作,務必要在3年內完成既定的生產目標。”
其實對于秀家要求擴大要求,立原久綱知道了之后心里壓力還是很大的,但是依舊在此前答應了下來。
現在獲得了秀家的支持,自然有更多的信心去擴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