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為了維護這條絲路的暢通,千百年來,無數的漢家子弟在這里貢獻了青春與血肉,他們沒有抱怨,也沒有后悔,默默無聲地守衛著祖國的邊疆。
唯一能夠為他們發聲的,只有那流傳千年的歌曲,以及詩人的名句。
......
隨著路程的繼續深入,遠方的沙丘變得多起來,而且這里的沙丘比前面要高很多,形成很大的落差,由于沙漠上卷過的風在作用,沙丘會用人眼可見的速度移動,在前方形成新的沙丘。
在出發前,學員們都接受了沙漠有關知識的培訓,當前看到這種景象,大家腦中不約而同地浮起一個念頭:
“這是遇上流動沙丘了。”
流動沙丘,是戈壁沙漠里最為危險的存在。由于受風力的作用,這些沙丘不斷地移動和變幻位置,不但干擾了徒步者的行徑路線,而且會嚴重影響人們對方向與方位的判斷,在這種沙漠中穿行是十分危險的,能否安全通過這類地區主要取決于沙子的質地和沙丘斜坡的相對風向。
除非不得已,否則盡量避免穿越流動沙丘沙漠。
只不過,總裁班的學員們運氣不那么湊巧,恰好在最后一程碰上了這個流動沙丘。
不僅如此,因為大家很快就發現,沙丘流動的速度越來越快,肉眼可見的砂礫正在隨風飄起,原本一片晴朗的天空,也漸漸蒙上了一層灰黃色的陰影,領隊的徒步教練臉上的陰霾也增多了,他知道:沙暴來了。
領隊們開始指揮學員們集中隊形,并用手里的衛星電話和后勤保障組聯系,但不知是否天氣的緣故,衛星電話的信號受到了干擾,徒步教練一直沒有聯系上后勤保障組。
風越來越大,大家都戴上墨鏡,立起了外套的領子,用圍巾包住自己的頭顱和脖子,避免風沙的侵襲,但仍然能夠感受到砂礫擊打在鏡框上,拍打著身上衣服的聲響,能見度也越來越低了,只能看得見周邊人模糊的輪廓。
原本還很大聲說笑的學員們,個個都閉上了嘴,一方面是防止風沙入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風沙的聲音太大,彼此間講的話根本聽不清楚。
領隊的幾個人大聲討論了一下,一致認為當前情況下,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原地駐扎不動,然后通過各種方式聯絡上后勤保障組,讓他們出動車輛來救援。
沒等學員們做好駐扎的準備,一場更大的風暴已經向他們襲來,狂風挾著黃沙像一條巨龍迅速卷動,所到之處卷起更多的砂礫,遮天蔽日的黃沙將天空的光線都遮擋住了,在場的所有人都在沙暴中無能無力,只能努力抱著自己的腦袋,或者身邊的伙伴,確保自己不被風沙卷走。
沙暴持續了十分鐘之久,但這十分鐘在所有人看來,卻像是五個小時那么漫長,待到風沙的力氣逐漸減弱下來,大伙兒終于可以站起身來,撥掉身上布滿的砂礫,吐出口鼻中飛進去的沙子,相互交談著、感嘆著。
在出發前,他們肯定沒有預料到,自己這次“絲路之旅”還會遇上傳說中的流動沙丘和沙暴,他們也紛紛慶幸自己經歷了沙暴卻安然無恙,并為這趟戈壁挑戰的體驗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所有人都處于劫后余生的驚喜中,他們目前并沒有注意到,自己隊伍里少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