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鹽呢?
周秦川仔細琢磨,僅憑吃到嘴里的味道,是難以鑒別出來的,似乎沒什么咸味。
不過,萬一是加的很少,從而讓人品不出味道呢。
大有可能,干脆試一試。
第四次試制,和面之初,周秦川就加了些鹽進去,想到沒有咸味,比例控制得極低,不過百分之一。
沒想到接下來就看出了不同,發面的速度慢了些,等最后出爐的時候,后膨脹效應明顯,比之入爐時,又脹大了不少。
兼之出爐的時候,香氣撲鼻而來,比之前幾爐,不但異常純正,也更濃郁。
這次嘗試,算得上一次功成,面包的色澤,麥面的香氣全都體現出來了。
一嘗之下,果然沒有令人失望,同后世周秦川吃過的法棍,在味道上已然差不離了。
周秦川不知道,他這也算是誤打誤撞了。
鹽在烤制面包的過程中,乃是除了面粉、水和酵母之外的一個必須的基礎原料。
它能穩定發酵,增強面筋的韌性和彈性,改善面包的口感、風味和成色。
而百分之一,正好是一個理想的比例。
之前之所以做成烤饅頭,就是少了鹽。
周秦川對此非常滿意,總算有了點穿越者眾的風采了。
小濟也很滿意,雖然不夠甜,但是面包整個的香味,外殼的嘎嘣脆,內里的綿軟、蓬松和勁道,都同他那天吃到的一樣,甚至還要更甚一籌。
蘇幼蓉就更不用說了,噴香脆爽的東西本就是她的最愛,數她吃得最快,那邊兩兄弟才半個下肚,她就已經開吃第二個了。
三人正吃得歡,旁邊忽然響起了重重的一聲咳嗽,東叔不知何時到了他們身邊。
又來!
這老漢就愛玩這種神出鬼沒的把戲,周秦川很是無語,不過上了年紀,總是有些特權的,該謙讓還是得謙讓一下:
“東叔,來得正好,這面包成了,快來嘗嘗。”
旁邊小濟已經遞過去了一塊面包。
“不了。”
東叔有些不好意思,當初他可是等著看笑話的,這個什么‘面包’,聽都沒有聽說過,這小子還大言不慚地說會香飄十里,讓客棧起死回生。
結果呢,一連幾次都沒成。
東叔一開始還有些可惜,白瞎了這個烤爐,看樣子做的還不錯。
以后估計只能拿來烤雞烤鴨了,客棧平白得了這個好處,倒也不虧。
只是沒想到,最后還是讓這小子給弄成了。
東叔好歹在客棧干過這些年,廚藝不見得好,但鑒賞的能力是有的,別的且不說,僅憑這香味就知道面包成了。
與前幾次或焦或生的味道截然不同,這一回芳香馥郁,聞上去就讓人胃口大開,香飄十里夸張了些,五六里是有的。
這不,村子里都有人聞著味兒尋上門來了,就是想找他買這從未聽說過的吃食。
“那誰,傻...”
想想不合適,東叔硬生生把后面兩字兒咽了回去:
“周大郎,你這面包可定下價了,門口有人來了,一個勁兒地問我,想要買了嘗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