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得償所愿,自當共同進退,若有法子擺平這個曹吉祥曹公公,一切難處自然迎刃而解。”
說到這里,周秦川暗自感慨,甫入京師,景泰朝的幾大名人就悉數登場了。
于謙不必說,堅拒瓦剌,力挽狂瀾的人物,最后與岳飛一樣不得好死,周秦川深感不平和惋惜。
至于石亨和曹吉祥,乃是英宗奪門之變三大功臣中的兩個,沒想到這么快就與他們對上了。
那個土木之變后主張南遷避禍不成,最后改名遮羞的徐有貞,在奪門之變中出謀劃策,乃是最為關鍵的人物,如今不知尚在何方。
“就不知馬公公在京中關系如何,能不能將那曹某人動上一動?”
周秦川說完,和其他人一道,滿含期望地看向馬奎,在座諸人,只有他對京中最為熟悉,也算有點根基,若要找人幫忙,或是搞點小動作,非他莫屬。
只是看,馬奎一臉無奈,欲言又止的表現,大伙兒就都明白了,看來還是馬慶常年在外,導致京中根基太淺。
挾大功欲登高位,找幾個說好話敲邊鼓的人沒問題,但真遇上阻礙,就沒人愿意幫他說話了。
曹吉祥擺明車馬地跳出來阻攔,內宦之中能壓得住他的,實在沒幾人,馬慶也未必夠得著。
找外臣為援,就更別想了,又有幾人能鎮得住發過話的石亨呢?王直還是于謙?
呵呵,這兩人怎么可能為一個東廠廠督的位置替人說話。
“那……能不能打探一下曹吉祥經常出沒之所,咱們……”
秦博心里甚是不甘,草原上爭權奪利哪有這許多麻煩,誰拳頭大就聽誰的。
他雖然心慕中華,終究不耐煩這等繁瑣之事,既有人手在昌平,暗中召集一些,想必問題不大,只需探明曹吉祥的行止,半道而擊,人一死,還能怎么蹦噠。
“萬萬不可。”馬奎臉色大變,“大王子,沒那么簡單,此人若被刺而死,咱們嫌疑最大,反而便宜了其他人。”
周秦川也輕拍了下這個大舅子的背脊,低聲勸道:
“秦兄稍安勿躁,這廝權知東廠,又監軍團營,豈是易與之輩,進出之間,定有不少護衛,這里可是京師,想要一擊必殺,實難成功。”
秦博想想,的確如此,他們即便能僥幸得逞,以他們的勢力和手段,事后也很難全身而退,這才沒了聲氣。
“罷罷罷,我家老爺之事,且聽天命。”
關于馬慶,馬奎已然無計可施,只能把希望放在景泰帝身上,倘若馬慶真能因功而簡在帝心,那曹吉祥所為就全無用處。
不過他生怕秦博等人因為事不順遂,蠻性大發,做下什么無可挽回之事,連累他家主人,趕忙指了條路:
“曹吉祥終究是內宦,朝堂大事還是以外臣為主,只要廷議未決,你等之事就尚有轉機。
于大人雖然不在京師,不過儀銘儀大人的府上,你們可以去跑一跑,或許有些作用也說不定。”
接著說了一番這個儀銘大人的根底,乃是今上還在做郕王之時的王府舊臣,也是唯一留在朝堂之上的王府舊人。
王府其余人等,不是年紀過大,就是才具不足,早都致仕了。
此人掛了個兵部尚書的虛銜,實則算是景帝在六部之中的一個眼線,若能得他相助,則大事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