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年間,通過官府和馬戶百姓的共同努力,馬匹數量大增,為軍馬的供應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但是馬政也帶來了諸多問題,如官員的**和百姓養馬的負擔沉重等等,馬戶們承擔著重役,養馬與種地的辛苦不僅拖累馬戶們的身體,官員的征斂也折磨著馬戶們的精神,促使馬戶消極養馬,甚至激起了民變。
當然了,這是明代中后期的事兒了,此時馬戶們還沒那么沉重的負擔。
不過今歲遭遇水災,糧食沒了收成,馬戶們要養馬,勢必比一般百姓還要困難,有從軍這條路子,想必他們比一般人更為渴望。
這些人常年養馬、騎馬,控馬功夫不比草原蒙人差,稍加訓練,就是精銳騎兵。
“嗯,不錯,此法的確能在最短時日內汰弱留強,周小郎,有你的,居然能想出這么個法子,只是百姓受災,生計困難,要他們遠行千里,這恐怕……”
于謙為這些遠行的百姓擔憂。
“大人放心,這些小子都想好了,一旦在這里報名入軍,就發放一些銀錢干糧,夠他們到京師的吃食開銷,等到了通州,通過遴選之后,才會發放安家銀子,至于被裁汰之人,就看大人如何安排了。”
“哦,怎么說?”
“大人若是覺得京師兵力仍舊不足,大可將這些裁汰之人也吸納入軍,發些微薄餉銀,讓他們作為輔兵參戰,也遠勝京營和普通百姓。
大人若覺得他們多余,發些遣散費讓他們回鄉即可。”
在周秦川心里,其實是想把被裁汰之人留下作為預備隊的,一旦開戰,傷亡在所難免,這些人同出一地,又一起治過河,補上缺漏很容易。
于謙微微沉吟片刻,很快答道:
“此事不急,畢竟京師是什么情況我也不清楚,到時候再行決定。
只是你這策略,所耗銀錢不少,在濟寧、東平兩州境內,府庫還可以發放些干糧,到了京師,在朝廷正式認可他們之前,那什么安家銀子和遣散費,一時卻上哪里去籌措?”
畢竟這些人不是朝廷正軍,而于謙此際也不過是剛剛結束丁憂,回京等待起復的一介白身,拿不出這許多銀錢。
要是不能按時如數發放銀錢的話,有違承諾,軍心士氣將嚴重受挫。
“這卻不難。”周秦川笑笑,伸手遙指運河,“濟寧的碼頭上,不是還有我押解來的稅銀么……”
“你……你竟然要動稅銀!”金知州被周秦川的大膽給嚇得結結巴巴的。
“好!有種!夠膽!”于謙卻是不吝贊賞,“周小郎,你既然為了國事甘愿冒險,我又豈能落后,這樣罷,擅動稅銀的事兒我擔下來了,到了通州后,稅銀先不要上繳戶部,等召集完人馬,發放完銀錢后再說。”
擅動稅銀的罪責很大么?
周秦川不明所以,他對大明律法談不上精通,覺得此事沒什么大不了的。
哪怕朝廷不認,不愿意出錢給在魯東召集起來的人馬,少了的稅銀大不了讓瓦剌衛出錢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