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走到村口的大樹下,一群四五歲的孩子就圍了過來。七嘴八舌的叫著“三叔公”“三爺爺”。耿三叔架著牛車沒停留,直接走到村里的村支部,停下牛車,讓姜甜甜一行人去村支部里休息一下,自己喊上村支部里的其他人,把化肥搬進物資房里去了。
姜甜甜幾人對視一眼,默默把自己的行李背在身上,走進了村支部。
過了一會兒,耿三叔提著四個糧袋走了進來。對姜甜甜四人說道:“走吧,我帶你們去知青院。”
知青院離大隊部不遠,但遠離村民的居所。進了知青院,院里大概有七分土地,種著各種蔬菜。
知道今天會有新知青過來,村里放了老知青們半天假,讓他們自己安排。知青院一排五間屋子,三間男知青住,兩間女知青住。里面走出來7個知青。
女知青分別是李若涵、時曉燕。
男知青分別是李云峰、韓明漢、王子恒、林俊豪、陳振邦。
耿三叔帶他們互相認識之后,把四袋糧食給了姜甜甜四人,說這是大隊借她們的,以后分糧的時候扣。又告訴她們今天好好休息,明天放她們一天假,可以去縣里購買必需品或者去寄信給家里報平安。后天一早就要正式上工了。說完就走了。
女知青這邊的屋子李若涵和時曉燕是一起住的,另外一間屋里沒人住,只有四張床空著。姜甜甜就和許明霞、徐嬌嬌在這間空屋里住下了。剩下的一張空床被她們清理了出去,畢竟空間有限,她們三個人一間屋,還得買個柜子放物品,屋子有些小了。
衛東陽跟還是一個人住的陳振邦同屋了。男知青那邊都是兩人一屋。
姜甜甜從最大的行李包里拿出兩個搪瓷盆,一個大號的搪瓷杯,三條毛巾(兩條新,一條有破洞的)。其他的繼續放行李包里,沒拿出來。
用其中一個搪瓷盆裝滿水,帶破洞的毛巾浸濕了擦拭床板。
另外兩人顯然在家也是受寵的,看著滿是灰塵的床板都有些傻眼。看到姜甜甜的動作,才雙雙往自己的行李里翻找。
她們家里可能也沒想到這種情況,兩人找了一番,也沒找到姜甜甜那樣的。
姜甜甜已經擦完自己的床板,看她們這樣,主動把搪瓷盆跟毛巾借給她們。她們連連感謝,也學著姜甜甜的做法擦干凈了自己的床板,之后就把東西還給姜甜甜了。
屋子的內墻是那種土磚墻,輕輕一抹就掉渣的那種。姜甜甜裝著翻找行李包,其實是把空間里的報紙和漿糊拿出來,把床板靠墻的地方糊上一層過期報紙,這樣就不怕掉渣了。
許明霞和徐嬌嬌也想糊,可惜姜甜甜糊完,手里就剩一張了,她們也就沒開口了。這些報紙還是姜甜甜從姜父的辦公室里找來的,數量真的不多。
糊完墻的姜甜甜洗干凈手,從行李里拿出一床床單和被褥。姜父買了兩套,都讓姜甜甜帶來了,不過現在天氣還暖和,姜甜甜只帶了薄床單和毛巾被。等天氣轉涼了,姜母再給她寄厚被子。
許明霞跟徐嬌嬌也學著姜甜甜把被子拿出來。她們從來沒做過這些事,也沒個頭緒,只能跟著姜甜甜學著做。拿完被褥,她們的行李包就剩幾件衣服了,隨身帶的小行李包里帶著口杯、鋁飯盒、牙刷、毛巾這樣在火車上就要用到的東西。
姜甜甜帶了兩個手提的大行李包,一個中號的背包從上火車一直背在胸前的,還有一個大號的背包下了火車之后就背在后背。
大的行李包一個裝著兩套被褥和毛巾、搪瓷盆,一個裝著熱水壺和枕頭。中號的背包帶著鋁飯盒、軍用水壺、兩本書。大號的背包里裝著衣服。
東西都不是很重,就是有些零碎,不過為了下鄉的日子方便從空間里偷渡東西出來用,也只能大包小包的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