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養朝著孫立恩遞過來一個很有深意的眼神,然后一臉壞笑的沉默了下去。
雖然有陳天養的助攻,但要在這種情況下做出診斷仍然是非常艱巨的工作——張智甫教授所提供的資料里,并沒有孫立恩追問出的最關鍵信息。
“患者有家族史么,有沒有得過川崎病?”陳學榮首先開始提問,作為心內科醫生,他見過很多這樣的患者。以他的經驗,這種血脂正常但存在冠狀動脈狹窄的患者他也不是沒見過。最常見的就是川崎病患者。作為一種呈現自限性病程的疾病,少部分川崎癥患者可能有冠狀動脈病變等后遺癥。這是引起兒童后天性心臟病,尤其是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的主要原因之一。
川崎病的病因目前仍然不明,但如果曾經在兒童時期確診為川崎病,那么現在王戈出現了冠狀動脈狹窄就是完全可以理解和解釋的了。
除了川崎病以外,家族遺傳史也是導致冠狀動脈病變的高危因素。對心內科而言,一個血脂正常的患者出現且僅出現冠狀動脈狹窄,那自然首先應該考慮的是這兩個相對常見的因素。
患者本身并沒有表現出免疫系統方面的癥狀,或者說并沒有這種可疑之處。所以,陳學榮首先詢問的就是兩種最常見的情況。
“患者沒有提供家族史,以前也沒有罹患過川崎病。”在得到了張教授的同意后,孫立恩回答道。
“我沒啥想法了……這也不像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陳學榮嘆了口氣,扭頭對一旁的王國南道,“南哥,你有什么想法么?”
“為什么不能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王國南的回答是反問,“這個患者年紀不大,血脂正常,但卻出現了三支病變——這種情況不是正好符合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引起的血管病變特征么?”
“可是他沒有其他癥狀啊。”陳學榮對自己的診斷非常有信心,他據理力爭道,“以心血管癥狀為首發的自身免疫系統疾病……這太罕見了。”
“他還有蛋白尿和腎功能異常,你沒看后面的檢查?”王國南繼續反問道,“如果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腎功能異常為首發癥狀就很好理解了吧?”
“他在出現腎功能異常之前,先做過造影。而且因為有冠狀動脈狹窄,所以給他的補液量一直不太夠。這很有可能是造影劑腎病,而不是什么免疫系統疾病……”陳學榮和自己的同事爭論了起來,“我倒要問問你,你憑什么認定他的腎功能異常是免疫系統疾病的癥狀而非造影劑腎病?”
兩個人爭論的聲音越來越大,這時,一直保持沉默的馬永芳醫生忽然道,“不是造影劑腎病。”
看得出來,在這個臨時結成的小組里,馬永芳醫生的說話分量比王國南和陳學榮更重——她一說話,兩人馬上就停下了爭論,然后轉頭看向了馬醫生。
“第一次尿常規是在結束造影之后四十分鐘進行的。”她拿起了手里的報告道,“造影劑腎病不會這么快。他的腎功能異常是癥狀表現,不是醫療手段的結果——至少當時的腎功能異常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