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波的女兒從小就學習相當優秀,這一點倒是讓胡春波自己很放心。可當媽的卻不這么認為,她總覺得孩子的成績還有進步空間。
“我媳婦兒管的可多了。”胡春波說起這個都覺得有些不忍心,“十幾歲的小姑娘,那不正是喜歡玩的時候?看看電視劇,逛街買裙子,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結果她媽全都不準。家里的電視都把電線給剪了。”
孫立恩眨了眨眼睛,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我一開始也覺得她做的太過分了,后來我去了一次家長會,才知道她已經算平和的了……”胡春波一邊苦笑一邊搖頭,“我閨女她們班上的家長一個比一個狠,有逼著孩子每天從學校請假上補習班的,有考雅思不是為了出國就是為了訓練英語的,甚至還有生了二胎的家長,每天帶著高二的兒子和小學二年級的孩子一起補習,結果二年級的娃娃先拿了PET證書的……”
孫立恩聽的目瞪口呆,自己才從學校畢業出來兩年,現在的教育就已經到了這種水深火熱的地步了?
“嗨,還不是那些微信公眾號鬧的。”說到這個,胡春波也一肚子氣。“以前他們販賣焦慮感,賣的是年輕人。你不賺錢,你沒有名牌包,你沒有北上廣深二百平米的房子,你就是個失敗者是個廢物。把你批判的開始懷疑人生之后再來推銷什么理財項目和自我提升的課程。現在這招不好使了,畢竟年輕人再榨也就那么點油水。”他嘆了口氣,“我們這幫有娃的就成了新目標。”
“微信公眾號?”孫立恩百思不得其解,“他們有這么大能量?還能讓家長全都瘋了一樣逼著孩子去上補習班?”
“這就是鯰魚效應嘛。”胡春波解釋道,“這么說吧,如果沒有這種使勁砸錢,把娃不當人的家長,你家孩子能考進重點高中。可現在突然冒出來這么一堆買學區房的,上補習班的,甚至逼著小學二年級就學完初三課程內容的家長。你的孩子怎么和他們競爭?競爭不了,那就沒有重點高中。沒有重點高中,高考就難上心儀的學校……這叫啥來著,內卷是吧?”
“學校搞減負,搞素質教育,搞什么課外練習。結果搞到最后,家長花的錢和時間甚至精力都比以前更大,而且還得提心吊膽。”胡春波搖頭晃腦表示無奈,“搞減負?不知道是在減誰的負擔!教育產業化,簡直比醫療私立化更害人!”
孫立恩聽了一堆抱怨,自己的郁悶一點沒有減少,反而更覺得腦子里亂糟糟的。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但有一點孫立恩可以肯定,那個孩子的骨折……如果不及時處理,真的會出大問題的。
“家長都已經強行要求出院了,那我們還能有什么辦法?”劉堂春在辦公室里聽完了孫立恩的描述后也有些無奈,“你也說了,家長是要求去其他醫院治療。如果她不治這倒好辦了,不行我們找警察或者未成年人保護機構。可他們是要去別的地方治……這個真沒轍。”
安撫了一下自己的學生之后,劉堂春從桌子下面拿出兩份盒飯,給孫立恩拿了一份后示意他先開始吃,“今天找你過來,我是想跟你談談以后的事兒。”
孫立恩打開盒飯的手猛地一抖,他有些不可置信的抬起了頭,看著面前的劉堂春。
“你之前和徐有容一起發的那個論文,提出的觀點挺不錯。”劉堂春吃著自己的盒飯說道,“不過后面的研究方向應該是寄生蟲和免疫學相關,這和我的研究方向不是一個路數。”他看著孫立恩問道,“老帕對這個病人很感興趣,他托我問問你,有沒有興趣讀他的博士?他說了,可以直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