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進行的并不是非常積極。畢竟為了唐敏的病,整個診斷組已經開了好多次會診會議。該說的,能說的,基本都已經在歷次會議上說過了。現在需要醫生們討論的,其實主要就是一些治療過程中的細節和預案。
對一名患兒注射高滲葡萄糖,而且目前看起來很有可能需要多支連續注射,中間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內分泌科出身的副高馬永芳負責處理這一部分的問題——高滲葡萄糖可能會引起眾多不良反應。單純使用高滲葡萄糖而不做其他處理,就很容易出現高血糖甚至更進一步的高血酮癥。而如果按照成人劑量聯合使用胰島素,那則可能出現反應性低血糖。
而單純使用高滲葡萄糖作為脫水劑,也有可能會令唐敏出現電解質紊亂的情況。這一部分的應對,同樣也是馬永芳的工作。
周策負責控制精氨酸加壓素的使用和劑量。腎內科使用精氨酸加壓素的經驗至少要比急診科更加豐富,同時,周策還需要和麻醉科的醫生一起負責監控唐敏的血壓和其他生理狀況——精氨酸加壓素和桌面上的含義一樣,有增加血壓的作用,而術中維持血壓則需要麻醉醫生和周策一起討論策略。
孫立恩被眾人安排了一個和影像科溝通的關鍵職務。影像科需要抽調影像科醫生,來復合手術室內對唐敏的顱內水腫情況進行實時監控。而每一次啟動復合手術室MRI設備的時候,都需要將病床上的唐敏轉移到MRI設備中,并且還需要保證她的身體上和身體內沒有任何金屬、尤其是磁性金屬才行。
這也就意味著每一次進行MRI監測的時候,唐敏都需要脫離治療狀態。治療過程中,這樣的操作需要重復很多次,而任何一次操作都是非常關鍵不容有失的——只要有一次失誤,被劇烈磁力拖拽的金屬就有可能在唐敏身體里留下一條致命的創口。
孫立恩需要和影像科的醫生共同決定什么時候啟動MRI進行檢測,同時,孫立恩也需要根據影像科醫生的意見,決定什么時候完成對唐敏的治療,開始轉入抑制AQP4蛋白并且防止出現反跳的治療階段。
進行AQP4蛋白抑制的負責人是布魯恩博士和袁平安。兩名急診科的高級別專家負責給唐敏“喂藥”——這可不是什么小題大做,讓兩名博士來干什么哄小孩的活計。為了保證治療過程中,唐敏的全程合作和鎮靜,這一整套的內科治療用藥流程中需要對唐敏進行全身麻醉和鎮定。屆時布魯恩博士和袁平安需要在麻醉撤管的情況下,對唐敏進行飼管灌注。
麻醉過程中,由于普遍使用肌松藥劑,隸屬消化系統的平滑肌也會處于活動被抑制的狀態下。這種狀況下,口服的三氟拉嗪就出現了使用上的困難。就算是無視麻醉風險,在麻醉之前就讓唐敏提前服藥,肌松藥物代謝完成后消化系統再次開始工作,仍然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內一直維持AQP4蛋白磷酸化,反跳的風險實在是太大——為了保持AQP4蛋白向正確的方向排出水分,高滲葡萄糖需要一直注射,這樣太危險了。
而使用飼管灌注同樣也有風險,但它有一個比較大的好處——飼管可以直接經過胃部進入十二指腸,而十二指腸和后面的腸道正好是藥物吸收的主要區域。飼管能夠避免等待胃部重新工作再進行投藥,同時還能避免提前服藥所帶來的吸收不可控以及麻醉風險。
但撤出麻醉再進行飼管注入,也就意味著唐敏可能會逐漸出現飼管不耐受的情況。嘔吐反射會讓她試圖把飼管吐出來。這也就要求布魯恩博士和袁平安下管和投藥的速度必須得快。快速完成整個藥物投送的過程之后,再撤出管道。
撤出管道后,孫立恩和影像科的醫生還需要多次進行MRI檢查,以確定唐敏的腦水腫區域不再出現反跳。并且在藥物高峰期后一兩個小時進行檢查,以最終核實治療效果。
可以說,這是一臺不需要外科醫生的高精度“手術”。不管是從設備的使用上,還是醫生們對藥物影響的監控上來說,這次的治療難度都可以比肩一臺四級手術。缺乏數據支撐、沒有前人經驗、人體反映各異、只有七歲的年齡……這些難點放在其他治療上,很可能會導致醫生們直接放棄這個方案,轉而去尋求其他的治療途徑。但唐敏并沒有其他路子可以走——她只有這么一絲希望。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