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明顯誘因反復發熱,這在臨床上基本就是“麻煩”的同義詞。
從原因上來看,發熱主要分為感染性發熱和非感染性發熱兩種。
感染性發熱從本質上來說,是人體為了清除致病因子而采取的自我防衛機制之一。人體通過提高溫度,限制包括病毒和細菌在內的多種致病因子繁殖速率,同時增快免疫系統清除致病因子的速度。
而非感染性發熱原因眾多,除了人體本身控制體溫的系統出現異常以外,還有可能是免疫系統被誤導,因此導致的發熱,又或者是因為人體散熱出現了問題,體溫無法及時散發到環境中從而產生的被動發熱。
發熱的原因多種多樣,但非感染性發熱相對比較容易鑒別診斷。只要檢查并且排除掉包括腫瘤和甲亢等原因,并且確定患者并沒有變態反應就差不多了。
真正麻煩的還是感染性發熱。
孫立恩一邊盤算著怎么準備檢查,一邊開始著手安排負壓病房。比起普通的病房,給小朋友住的負壓病房也許更需要小心謹慎一些。
想到這里,孫立恩又和自家老爹聯系了一次。這一次,他提出了一些建議“如果可以的話,還是讓和孩子有密切接觸的人一起來醫院。萬一是什么傳染病,我們也比較容易控制傳播范圍。”
過了半個小時之后,孫宏斌打了電話回來,并且給出了隔離名單。除了接車的員工和司機以外,需要進行隔離的還有這個孩子的奶奶以及小姑。但作為即將得到表彰的孩子的父親并不在隔離范圍內。
“孩子三天前來了常寧之后就直接進了醫院,孩子他爹就沒去過醫院。”孫宏斌的語氣聽起來有些奇怪,他似乎對這個員工“醉心于工作”很有些不滿。“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鬼東西。”
雖然老爹有些不滿意,不過孫立恩還是挺開心的。這也就意味著,需要被隔離的人少了許多。要是整個年會上的參與者都需要被隔離,那就算把整個四院搭進來恐怕都不太夠用的。
·
·
·
這個年僅四歲的小病人在下午三點的時候被送到了第四中心醫院。孫立恩帶著全副武裝的袁平安和布魯恩在門口迎接。從常寧開過來的救護車一共有兩輛,除了這個小朋友以外,還有他的祖母,以及兩名中富集團的工作人員。
看到這個小男孩的第一瞬間,孫立恩就感覺他好像有些營養不良。再仔細看看,孫立恩頓時發現了問題所在——他的臉色有些發白,嘴唇上也沒有什么血色。看上去……似乎像是貧血貌。
作為一個四歲的小朋友,這個小男孩的身高和智力發育看上去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只不過雖然穿著一身新衣服,但他很明顯并不太適應這種新衣服穿在身上的感覺。不管是走路還是站在原地,都有一種手足無措的感覺。
小男孩的奶奶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也下了車。她牽住了孩子的手,然后對著孫立恩露出了一絲……鄉村地區居民特有的靦腆微笑,“麻煩醫生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