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加更是為了感謝書友“回憶嵌在殘月中”在2019年到2020年間所捐獻的12次成分血而加更。之后還有兩章為他的加更。
孫立恩渾然不覺自己已經成了小林豐口中的“最具價值”的投資標的物。現在已經是凌晨一點了,但他還在辦公室里點燈熬夜。
計秀英的問題已經成了一團亂麻。孫立恩看著厚厚一摞病例,只覺得自己腦仁兒生疼。
病例記錄非常詳細,但詳細的病例記錄并不能幫助孫立恩從中找出什么診斷疾病的線索。他是越看越莫名其妙,越看越覺得沒有頭緒。
以目前的檢查報告來看,計秀英的各項指標都不算有太大異常。她的白細胞數量輕微上升到了11.9*10^9/L,而中性粒細胞比例也上升了一些。唯獨這個C反應蛋白高的過分—這比8mg/L的參考值高出了足足三十倍。
從血液檢查的結果來看,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和C反應蛋白都上升,尤其是C反應蛋白上升了這么多,那么導致她生病的應該不是病毒感染。而更像是某種細菌。但孫立恩卻還是有些摸不準。原因也很簡單,如果是細菌感染,長達五年的反復感染卻依舊只是低燒和咳嗽……這有點說不通。
細菌是一種繁殖速度極快的微生物。在合適的環境下,有些細菌甚至可以在20分鐘內就完成一次分裂繁殖。長達五年的反復感染,而且還有激素抑制免疫系統,患者如果感染的是細菌,怎么說也應該有過一兩次細菌感染的嚴重癥狀出現才對。
難道……不是細菌?
這個假設讓孫立恩精神一振。如果不是細菌,而是其他病原體,那就可以解釋這種緩慢的病情進展了。
雖然細菌感染所導致的慢性炎癥也不是沒有。但那種炎癥一般都發生在免疫力正常,但是久病還不去醫院的病人身上。
計秀英在罹患腫瘤之后,接受了一段時間的化療。她的免疫水平必然不會太高。而在經過長達十個月的抗結核治療后,她又斷斷續續使用了差不多兩年的激素。這么低的免疫水平,細菌的感染不太可能依舊和免疫系統打個五五開——要不然這細菌一開始得多菜雞啊?
患者每一次發病都是在免疫水平下降之后……孫立恩忽然停下了敲擊桌面的手。他好像隱約抓住了一點什么東西。
計秀英首先是癌癥術后,并且接受了一段時間的化療……她發病是在化療結束后吧?
病例里并沒有計秀英腫瘤術后的化療記錄。孫立恩琢磨了一下,直接打了電話給瑞秋。
“你知道現在幾點了么?”鈴聲響了很久,瑞秋才有氣無力的接了電話。她在電話這頭對孫立恩惱怒道,“孫醫生,你要是有什么急迫的不得了的問題,那應該直接去找急診或者重癥醫學科的醫生——我們腫瘤科可沒有急病。”
“啊……不好意思,我忘了時間了。”孫立恩是真的沒有意識到現在已經凌晨一點多了。他現在滿腦子只想著趕緊搞清楚這個時間順序。“我咨詢你一下啊……子宮內膜瘤腺癌二期,行子宮和兩側附件全切術之后,化療是什么方案?要持續多久?”
“用TC方案。”雖然還帶著起床氣和怒意,但在回答專業問題的時候,瑞秋還是非常正經而且嚴肅的。“化療藥物用卡鉑和紫杉醇。六周一個療程,紫杉醇每周都用,卡鉑只在第一周和第四周用。完成了六周的療程之后休息一周,然后再重頭開始新的療程。一般持續四個療程。”
“也就是說……”孫立恩快速在計算器上按了幾下,“一共是四個六周化療療程,以及三個一周的休息時間,一共一百八十九天?”
“這種具體的計算你按計算器就行了。”瑞秋大概也聽出了孫立恩沒有其他專業問題要問,她一點猶豫都沒有就掛掉了電話。并且還在十秒鐘后發來了一條短信,“不要再吵我睡覺了!”以示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