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恩一直是個好學生。但讓他帶學生……這可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他也不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才算合適。
按照孫立恩一開始的設想,自己怕不是得學著周軍的樣子,用最平和的語氣說出最能刺激規培生的內容。從而激發出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和對醫療工作的熱愛。不過阻攔在這個目標前面的有三個因素——第一,孫立恩自己壓根就學不來周軍那個罵人的本事;第二,被嘲諷了之后的規培生不一定會被激發出對學習的熱情和對醫療工作的熱愛,說不定就變成了對孫立恩的個人恩怨;第三嘛……綜合診斷中心的工作比較考驗醫生們的天賦和基本功,而急診工作則更看重醫生們夠不夠“上心”。
換言之,同樣的招數用在急診規培生身上,也許效果會非常顯著。但對綜合診斷中心的工作來說意義不大。
那就換個路數?孫立恩陷入了沉思之中。倒不是因為他矯情,主要是孫立恩自從規培到現在為止,就見過周軍這么一個帶教老師。除了周軍以外,還能有什么帶教風格啊?
孫立恩第一次發現,自己可能還需要再找個老師——找一個能夠教自己怎么當老師的老師。
“張老師,這個……帶規培生這個事情,我沒啥經驗。”孫立恩想了想,對張智甫教授道,“要不然您看這樣行不行——前面這兩周,我跟那個規培生一起先跟您一組。這樣他能先有個好老師帶一下,我也能學學看怎么帶規培生。”
“這個沒問題。”張教授笑瞇瞇的答應了下來,然后道,“那我就注意一下方式方法,一定給你孫老師把面子留足。”
“您可千萬別。”孫立恩連連擺手道,“我這本身就是個規培生,只不過工作崗位特殊了一點,一直沒有帶教老師繼續帶著而已。正好借這個機會,您也給我上上課。”
孫立恩的姿態擺的非常低,態度也非常端正。任何一個當老師的人,都會喜歡這樣的學生——張智甫也不例外。他非常高興的點了點頭,然后拍了拍孫立恩的肩膀,“年輕人就應該有這樣的態度,才能學得好嘛!”
·
·
·
三月一號的早上八點,孫立恩正在參與張智甫教授這一組的大查房。由于第二組目前的病人數量不多,且大部分都處于穩定治療階段,因此張教授臨時做了決定——第二組每天都對所有患者進行大查房。
大查房是個比較特殊的查房模式。執行模式有些類似于日劇里的教授巡回查房。大主任帶著手下所有的副主任、主治、住院醫師和規培生,拿著患者的所有基本資料和近期檢查資料,然后在病人的病房里討論病情、治療效果和下一步治療方向。
和平常不同的是,大主任必然會在查房過程中對病人的病情進行詢問。這一方面是主任希望獲取更多病人情況和資料,另一方面也是對下級醫生的教育和培訓。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