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例并不是特別復雜,但要說容易診斷……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患者是一名叫張謝娣的老年女性,今年六十五歲。患者自述一個月前開始因為著涼而出現了頭暈惡心和干嘔的癥狀。這一癥狀持續了幾乎整整一個月。平躺著還好,只要站起來或者坐下,張謝娣就會出現難以忍受的頭暈惡心,然后就是什么都吐不出來的干嘔。
無時無刻不在的感覺讓人感覺非常難受,而張謝娣自己情況又比較特殊——她青年喪父,中年喪夫,自己一個人在本地的平板玻璃工廠做包裝車間工人,硬是拉扯大了自己的兒子劉伴軍。劉伴軍在二十歲的時候毅然報名參軍,然后被選入成了一名裝甲兵。
兩年前的大雪,讓宋安省以及周邊幾省都遭遇了嚴重的暴風雪災害。作為一名人民子弟兵張謝娣的兒子劉伴軍當然責無旁貸——他和自己的戰友們一起走上盤山公路,幫助當地交警和清掃人員開通道路。凡是機器過不去的地方,都是劉伴軍和其他戰友們一起用鐵锨鶴嘴鋤甚至雙手硬生生挖開的。
挖掘持續了幾乎整整一天,道路開通之后,就算是二十多歲的棒小伙子們也累得夠嗆。而就在這時,劉伴軍忽然發現,自己班上的一個小戰士腳下似乎有點踉蹌。而他的腳邊上不到一米的地方,就是懸崖。
劉伴軍不敢大聲說話,怕嚇著自己的戰友。他一聲不吭的繞到了戰友身后,就在快要接觸到戰友的時候,這位小戰士腳下一軟,就朝著懸崖摔了過去。
·
·
·
小戰士并沒有摔下懸崖,摔下懸崖的,是朝著他猛撲過來的班長,是張謝娣的兒子劉伴軍。
等跑丟了一只鞋子的營長和外套大衣都不要了的團長趕到山下時,劉伴軍的身體都已經沒了熱氣。其他的戰士們花了好長時間,才把他的遺骸全都收斂在了一起。
那個被救下來的小戰士哭的差點暈過去,而其他的戰友們也都紅著眼睛,久久沉默不語。
兩天后,劉伴軍的團長和當地人武部的同志們向張謝娣傳達了這一噩耗,張謝娣強忍著悲痛,跟劉伴軍的女朋友說了情況后,才暈了過去。
勇救戰友,甚至不惜犧牲性命。劉伴軍被追記了二等功,而張謝娣也成了革命烈士家屬。當地民政局的工作人員由于明白張謝娣家情況特殊,因此基本每隔一個月左右,就會到家里拜訪一趟。幫著做做家務,并且替她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問題。
這一次張謝娣被送到急診,也正是因為前來拜訪的民政局工作人員發現情況不太對勁。這才連忙聯系的120救護車。而到了醫院之后,周軍一問才知道,張謝娣的頭暈已經持續了幾乎快一個月了。
“我們已經給她做過了頭顱CT,而且還叫了耳鼻喉科過來,給她做過了前庭功能測試。”周軍看孫立恩研究了半天,而且似乎還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來,于是出言解釋道,“這兩項檢查都沒有什么異常。但患者還是主訴有頭暈惡心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