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手術正在緊張進行中,而孫立恩則決定和這位緊張的要死的準爸爸解釋一下,什么叫做子癇。
雖然這個活理論上不應該他來干,但畢竟產科平時就忙的要死,現在連婦科的醫生都被拉過來幫忙……足見人手之緊張。
雖然搶救室那邊也挺緊張,但至少還有布魯恩博士在下面幫自己盯著場子,孫立恩盤算了一下,決定給產科的醫生幫幫忙——反正解釋病情這種事情他干的多了。
“你妻子和孩子的情況現在非常危險。”孫立恩開門見山,先把困難和風險擺在了這位準爸爸的面前。
子癇確實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癥狀。這是一種孕期女性所能面臨的,最大的風險之一。
作為一種可能由多種因素和原因所引發的惡性疾病,子癇的發病機制依然不能被完全解釋清楚。但它所帶來的風險是實實在在并且明確的——嚴重情況下,產婦和胎兒都可能會死亡。
蛋白尿和血壓升高是子癇最主要且常見的癥狀表現。而子癇之所以會和癲癇共用一個“癇”字,正是因為它們在終末期所表現的一個共同特征——抽搐。
子癇和癲癇雖然都表現為患者肢體甚至全身出現不可控制的抽搐,但這兩種病本質完全不同。
癲癇是因為患者腦部有病變,而病變導致了腦組織無序放電。無序放電通過神經系統表現在肌肉組織上,于是就出現了抽搐。
而子癇的抽搐則是由于特發性癲癇在內的一系列因素所導致。產婦可能出現動靜脈畸形出血,動脈瘤破裂等等情況。
癲癇一般不致命,但子癇卻會輕而易舉的奪走產婦的性命。
同時,子癇還會帶來包括產婦溶血、血小板減少、肝臟損傷、肝臟出血、HELLP綜合征(一種以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減少為典型特點的妊娠期高血壓的嚴重并發癥)等等眾多風險。
子癇為患者帶來的風險,是系統性且全方位的。而要對子癇患者進行搶救,首先要做的就是終止妊娠。
對于一名已經孕期達到36周的產婦而言,終止妊娠就意味著需要盡快進行剖腹產。好在孕期夠長,這個還差幾天就不算早產的孩子所面臨的風險相對比較低。
剖腹產的過程中和手術之后,患者都需要接受嚴密的監控并且系統性干預。從腎臟代替治療到降壓處理,從輸注硫酸鎂到護肝治療,并且還要輔以顱內增強MRI檢查……她需要的治療和檢查項目非常多,而且每一項都至關重要。
“你要有心理準備——就算她能夠平安無事的把孩子生下來,之后也需要住院最少兩周以上。”孫立恩大概解釋了一下相關內容之后,對這個已經淚流滿面的準爸爸說道,“女人生孩子,不管在什么年代,都是去閻王殿里走了一遭。你的妻子運氣不是太好,她在閻王殿里走的太深了些。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就是盡量把她從閻王殿里拽出來。而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外面,把這些需要做的事情都做好。等孩子出生了之后,你還得代替你的妻子,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